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楼上金风声渐紧,月中银字韵初调。


促张弦柱吹高管,一曲凉州入泬寥。

悄悄窗户暗,青灯读残书。

忽听疏雨落,稍知凉气初。

披襟聊自适,掩卷方踌躇。

秋清众籁寂,华月耿遥夜。


玉琴奏瑶席,逸响发高榭。


微微风入林,稍稍泉出罅。

瑟瑟阴阴,嗟哉此声,胡为乎来?似灵鼍夜吼,狂崩断岸;角鹰秋起,怒决荒台。
忽漫沉吟,陡焉掩抑,细抵游丝缀落梅。
冰弦内,惹一宵涕泪,万种悲哀。

骚骚从何来,高树暗淅沥。


飒飒未云已,虚檐微点滴。


□□忽遽作,稍疏仍骤密。

万物都寂寂,堪闻弹正声。


人心尽如此,天下自和平。


湘水泻秋碧,古风吹太清。

元龙湖海气偏豪,楼上秋声听转高。


萧飒重檐喧瀑布,奔腾万壑舞狂涛。


白浮陇亩团珠玉,绿暗村原罢桔槔。

萧条梧叶雨中疏,有客悲秋感慨馀。


流水百年看逝者,寒灯五夜叹归欤。


飘摇雁帛沉乡信,警急狼烟报羽书。

剪烛虚堂玉漏清,西风吹雨过高城。


土龙昔日愁枯立,垤鹳今宵喜共鸣。


麦垄渐沾功德水,檐花翻作管弦声。

客思迎秋急,霪霖入夜听。


回风飘断杵,湿叶隔流萤。


莫涨银河水,应怜织女星。

半帘花影入房栊。
对孤桐。
抚丝桐。

十指宫商膝上秋,七条丝动雨修修。


空堂半夜孤灯冷,弹著乡心欲白头。

日昃消阴翳,暝霭催林乌。


秋帝解人情,慰我以望舒。


张筵挈丝桐,乐酒倾杯壶。

香泥小印红,旧识中郎号。
读画又宵深,时见秋灯笑。
细雨落檐花,消得高歌浩。
巴人远从荆山客,回首荆山楚云隔。
思归夜唱竹枝歌,庭槐叶落秋风多。
曲中历历叙乡土,乡思绵绵楚词古。
莫教烦恼心常累,曾悟空门水不波。
万古此生真可惜,百杯良夜岂为多。
逐臣自笑山林僻,幽室还宜风雨过。
坐听微雨夜如何,小饮秋堂乐意多。
脸上酡颜忘白发,杯中灯影晃金波。
高台魏女空挥泪,片石羊公久自磨。
漠漠微云生晓阴,满庭虚籁薄霜林。
有声元在无声里,听到无声思转深。
寒雨涩。
寒风风响寒檐铁。
寒檐铁。
红楼相望,黯啼痕愁妩。
岁岁巴山此时雨。
算开残岩桂,凋尽池荷,风力转、才洗人间烦暑。
空堂露下月影沉,秋风萧瑟吹竹林。
吾家仲蔚发清兴,为我一弹山居吟。
横琴危坐意落落,对此已足开尘襟。
桐枝弦淡篆烟青。
人静漏声沉。
茜窗月影寒生晕,讶商风、吹满疏林。
角声催梦清宵断。
翠被和愁卷。
潇潇风雨响窗棂。
里巷欢传现毕星,中宵急雨换愁生。
御寒价索公孙被,送暑功调傅说羹。
檐外浓阴沧海立,枕边清响碧云平。
砧杵闻秋夜,裁缝寄远方。
声微渐湿露,响细未经霜。
兰牖唯遮树,风帘不碍凉。
昔闻歌《白雪》,未知弦上声。
看君弹来秋月下,十指如度春风鸣。
初闻飘飘下天阙,乱逐回风气骚屑。
风送帘钩响,凉生枕簟清。
灯摇如一豆,梦醒正三更。
窗外萧萧雨,檐前滴滴声。
萧骚闇响空阶滴,复值幽人对榻时。
旨趣逍遥称漫叟,锋铓捍格愧神锥。
愿摈谢万令闲处,实藉陈平屡出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