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瑟瑟阴阴,嗟哉此声,胡为乎来?似灵鼍夜吼,狂崩断岸;角鹰秋起,怒决荒台。
忽漫沉吟,陡焉掩抑,细抵游丝缀落梅。
冰弦内,惹一宵涕泪,万种悲哀。

雨暗苍江晚未晴,井梧翻叶动秋声。


楼头夜半风吹断,月在浮云浅处明。

直舍逍遥度清夜,暂投逢掖解儒冠。


高楼影背星河转,疏竹气兼风露寒。


篱下黄花新蕊乱,门边碧柳旧株残。

浮云一消散,星斗粲长天。


浩露洒翠柏,清香生白莲。


体凉犹衣葛,耳静已无蝉。

城上调秋角,烟间发暝钟。


风枝摇宿鸟,霜草覆寒蛩。


久负观书乐,端愁束带恭。

盈盈秋月不馀分,叶露悬光可数尘。


此地正须烦一笑,要令排户问东邻。

微云淡月夜朦胧,幽草虫鸣树影中。


不待南城吹鼓角,桐声长报五更风。

月到啼蛩壁,风摇睡鹊枝。


秋来客不寐,遥夜漏何迟。


已近风霜节,寂无蚊蚋时。

吴楚封疆接,东南泽国宽。


江流秋日尽,山对暮云闲。


囊有离骚赋,头馀骑省斑。

萧萧晚风起,孤舟愁思生。


篷窗一萤过,苇岸数蛩鸣。


老大畏为客,风波难计程。

秋晚萧条风露清,星河耿耿漏丁丁。


只应新月频相见,长向玉楼东畔生。

万里重阴晦玉轮,兔孤蟾远托霄垠。


世间未必皆同恨,亦有居心不净人。

天上浮云不肯归,凭轩坐惜桂华西。


一年此夕无穷恨,只是城鸦得稳栖。

穹旻炎

片月相随过竹居,风生荷叶酒醒初。


窗扉半掩秋虫急,犹有残灯守故书。

行止皆无地,招寻独有君。


酒中堪累月,身外即浮云。


露白宵钟彻,风清晓漏闻。

莫以千人和,遂轻白雪歌。


支离常调失,突兀此生过。


薄俗论交尽,秋风阅世多。

碧厨文簟小窗前。
乍更阑。
□□□。

北场芸藿罢,东皋刈黍归。


相逢秋月满,更值夜萤飞。

万事何须问,良时即此时。


高秋半夜雨,落叶满前池。


静怕龙神识,贫从草木欺。

炉爇旃檀不称贫,霏霏玉露湿禅巾。


紫金地上三更月,红藕香中一病身。


少室少年偏入梦,多时多事去无因。

微凉砧满城,林下石床平。


发岂无端白,诗须出世清。


邻僧同树影,砌月浸蛩声。

如愚复爱诗,木落即眠迟。


思苦香消尽,更深笔尚随。


饥童舂赤黍,繁露洒乌椑。

光异磨砻出,轮非雕斫成。


今宵刚道别,举世勿人争。


征妇砧添怨,诗人哭到明。

琴当秋夜听,况是洞中人。


一指指应法,一声声爽神。


寒虫临砌急,清吹袅灯频。

斜廊连绮阁,初月照宵帏。


塞冷鸿飞疾,园秋蝉噪迟。


露结林疏叶,寒轻菊吐滋。

此生谩与蠹鱼同,白发难收纸上功。


辅嗣易行无汉学,玄晖诗变有唐风。


夜长灯烬挑频落,秋老虫声听不穷。

小廨寒依竹浦云,酒阑相对说离群。


一声新雁谁先听,今夜江南我共君。

相别还相恋,秋宵暂对床。


人情贫后见,客况醉中忘。


池柳疏含吹,江云薄护霜。

洪崖岭上秋月明,野客枕底章江清。


蓬壶宫阙不可梦,一一入楼归雁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