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十五度春秋,沤花转眼休。


含悲上东里,无路避西州。


孤月伤鸿阵,寒云障马头。

军书日日催,处处起尘埃。


黎庶何由泰,銮舆早晚回。


夏租方减食,秋日更闻雷。

斜烟缕缕鹭鸶栖,藕叶枯香折野泥。


有个高僧入图画,把经吟立水塘西。

岭衔宵月桂,珠穿晓露丛。


蝉啼觉树冷,萤火不温风。


花生圆菊蕊,荷尽戏鱼通。

爽气澄兰沼,秋风动桂林。


露凝千片玉,菊散一丛金。


日岫高低影,云空点缀阴。

菊散金风起,荷疏玉露圆。


将秋数行雁,离夏几林蝉。


云凝愁半岭,霞碎缬高天。

爽气浮丹阙,秋光澹紫宫。


衣碎荷疏影,花明菊点丛。


袍轻低草露,盖侧舞松风。

秋光凝翠岭,凉吹肃离宫。


荷疏一盖缺,树冷半帷空。


侧阵移鸿影,圆花钉菊丛。

秋露凝高掌,朝光上翠微。


参差丽双阙,照耀满重闱。


仙驭随轮转,灵乌带影飞。

官事何曾晓,闲名苦要签。


大书公吏恐,直语众人嫌。


俸少贫如故,医慵病却添。

乘兴入孤村,神凝秋水间。


菊开嫌径小,荷尽觉池宽。


林影悬崖屋,钟声何处山。

引道烦双鹤,携囊倩一童。


竹光杯影里,人语水声中。


不雨云常湿,无霜叶自红。

秋塘门掩竹穿沙,为客邻酤未易赊。


闲里壮年惭白日,愁中佳节负黄花。


渔村霭霭缘江暗,农径萧萧入圃斜。

丧乱将家幸得全,客中长耻受人怜。


妻能守道同王霸,婢不知诗异郑玄。


借得种蔬傍舍地,分来灌菊别池泉。

桑苎翁家次近居,人烟沙竹自成墟。


移门欲就山当榻,补屋唯防雨湿书。


贫为湖田长半没,拙因世事本多疏。

风尘零落旧衣冠,独客江边自少欢。


门巷有人催税到,邻家无处借书看。


野虫催响天将夕,篱豆垂花雨稍寒。

舌在休夸术未穷,且将踪迹托渔翁。


芙蓉泽国弥漫雨,禾黍田苗掩冉风。


身计未成先业废,心怀欲说旧交空。

葭菼连秋渺渺长,归舟犹叹滞江乡。


客衣欲冷邻机急,农事初成野饭香。


千里断云随雁骛,半村残照送牛羊。

每看摇落即成悲,况在漂零与别离。


为客偶当鲈美处,思兄正值雁来时。


天边暝为秋阴早,江上寒因岁闰迟。

残雨翛翛映彩虹,怜君独咏楚台风。


远江帆影秋芜外,故苑砧声晚树中。


壮岁渐如辞幕燕,闲身犹作蠹书虫。

十年世事渐多更,自叹而今岂复生。


未有佳儿书谩读,既无俗客酒频倾。


烟生远坞闻鸡唱,潮落平沙见蟹行。

秋意日萧索,郊园霜露余。


出游无山水,聊复守吾庐。


巷辙久已断,山瓢仍屡虚。

江郡当秋景,期将道者同。


迹高怜竹寺,夜静赏莲宫。


古磬清霜下,寒山晓月中。

孤客秋易伤,嘶蝉静仍续。


佳晨亦已屡,欢会常不足。


禅地非路岐,我心岂羁束。

超然独游趣,无限别山情。


予病不同赏,云闲应共行。


斋容秋水照,香氎早风轻。

桂子吹香风露深,老夫吟了听蝉吟。


秋来剩有行山兴,病后全无涉世心。


诗苦积成双白发,酒豪轻用万黄金。

雁叫秋容老,乌飞曙色分。

晨炊何草草,宿酒尚醺醺。

野旷连沧海,山长带白云。

秋风梧叶雨,衮衮送秋凉。

一气四时转,几人双鬓苍。

旧游如说梦,久客乍还乡。

使君多道气,约客上高山。


一入松杉去,俄逢风雨还。


舟从樵水折,灯绕郡河湾。

梧桐子,看到月西楼。
醋酽橙黄分蟹壳,麝香荷叶剥鸡头。


人在御街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