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华只是寻常月,如何入秋顿清绝。


泼在中庭满地冰,飞上寒窗一堂雪。


今宵无雨风亦无,凉气却如风雨馀。

独占秋光盛,天工信有偏。


清晖千里共,皓魄十分圆。


兔影寒犹弄,蟾蜍老更坚。

一年二六团圆月,此夜光辉独耐看。


银汉波涛三岛接,玉京风露九霄寒。


方欣酷暑随时去,只恐清商促岁阑。

八月望夜天如蓝,海色卷雾山收岚。


玉盘元沉龙窟底,忽起万丈谁能探。


初来空中光尚湿,霜娥寒鬓风旗岩。

龙津秋水涵太虚,今夕何夕光景殊。
皓月当镜星贯珠,河汉倒影垂平芜。


微波漾漾风徐徐,新凉拂拂飘裙裾。

碧树阴圆,绿阶露满。
金波潋滟堆瑶盏。
行云会事不飞来,长空一片琉璃浅。

戒井铜龙漏水平,玉轮初满物华清。
光连南极星辉正,影泛中天帝宇明。


风来蘋末披轻雾,香湿兰丛浥零露。

西风吹月出云端,松柏流光绕石坛。


上国山河天广大,仙家楼观夜高寒。


似闻玉杵鸣玄兔,疑有瑶笙下翠鸾。

当空一鉴正团圆,万里青宵散紫烟。


秋气清明当永夜,晴光皎洁满中天。


苍松影转虚窗外,丹桂香分丈席前。

今夜仙台月,清寒发夜深。


迟回阻云物,怅望忆登临。


玉管闲清吹,银河耿太阴。

肠断江城敛暮烟,一声清笛短亭前。


扬舲共喜风初转,戏彩当期月正圆。


水落双溪和石出,霜馀叠嶂与云连。

湖光无际接云烟,举酒登临夕照前。


坐送落霞还杳霭,倚看明月上高圆。


清谈浩渺河源注,丽句纵横绣段连。

一樽芳酒起沉烟,绝胜红裙拥后前。


山色水光相上下,月华秋气共清圆。


佳时令我思韩愈,好梦逢君想惠连。

海上风高八月天,分明吹出大银盘。


光含宇宙无偏照,影纳山河却倒看。


今夜正须倾凿落,几人能共倚阑干。

闰亦中秋月,胡为此较妍。
云尽当空媚,桂影无正偏。
因闰识从来,翳中体恒然。
东头涌出烂银盘,帘卷南荣仔细看。
秋气平分宵寂寂,凉辉十倍露漙漙。
阿鵵药臼敲清杵,素女霓裳跨白鸾。
桂殿高虚夜不扃,婆娑树影见分明。
天临九域燕逾壮,月在四时秋独清。
大地山河开古镜,凉宵风露湿寒琼。
平圃驿前端正月,金鳞万叠水光开。
婵娟几见他乡共,老大宁期此地来。
星汉夜摇旗影动,江山秋入笛声哀。
露气初寒凭槛外,月华高映举杯前。
新晴雨洗看逾洁,入夜云开望独圆。
索处未应甘抱寂,满庭无奈正连娟。
秋光才满习家池,有客新篇更陆离。
胜赏谩宜方外侣,浮名休羡里中儿。
诗成珠玉当谁和,忧在江湖只自知。
十年中秋不见月,譬之去国唯喜似。
朝来氛翳崩厥角,天公粲然一启齿。
夕月可占此其祥,枯龟未必知许事。
向来高楼月,人境居第一。
天福不得再,天意亦叵测。
浊河幸一澄,威凤乃屡出。
君理朝宗楫,吾乘上峡船。
此杯同此地,明月又明年。
怕作凌晨别,贪看彻晓圆。
平生爱明月,夜坐长忘眠。
每见冰轮上,两足先跰跹。
清赏意未足,常恐云油然。
山路相呼游冶盘,何妨月下更追欢。
情知一夕秋无价,看彻三更酒未阑。
衰鬓侵愁羞自照,回肠索句大应难。
中秋自古月华好,何况浮云扫碧天。
不比寻常三五夕,须知潋滟十分圆。
画檐影转犹宜饮,银汉辉斜未忍眠。
风雨良宵大半妨,清秋此日对团光。
百年几度见明月,千里相思在异乡。
按曲双鸾回素羽,掠舟孤鹤振玄裳。
见月令人写百忧,况逢良夜半三秋。
星河有路通蟾阙,云海无波涌蜃楼。
老桂一枝容手折,仙槎万里谩神游。
银汉盈盈影蘸堂,新秋重举旧时觞。
浮云薄扫千峰净,桂子潜飘万户香。
羽扇暂停鹑火歇,山楼新度雁声凉。
此夜月如昼,有人同倚楼。
山河万古色,天地一轮秋。
尽赏兴不足,醉看身欲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