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忽对林亭雪,瑶华处处开。


今年迎气始,昨夜伴春回。


玉润窗前竹,花繁院里梅。

日华今日始微暄,次第梅花暖更妍。


只有树阴偏得意,占它残雪不还天。

落叶疏林射日光,谁分残雪许同尝。


平生愿学程夫子,恍忆当年洗俗肠。

计与足下别,廿六年于今。
虽时书问,不解阔怀。
省足下先后二书,但增叹慨!顷积雪凝寒,五十年中所无。

昔属时霖滞,今逢腊雪多。

南猜飘桂渚,北讶雨交河。

尽灭平芜色,弥重古木柯。

银海摇光,玉山霏素,平临万井烟村。
嫩杨枝上,青帘高挂,飞来一缕春痕。
妙香生佛字,恍行入、桃源洞门。

好东风。
暖融融。
花坞山茶照眼红。

凌晨拥弊裘,径上古原头。


雪霁山疑近,天高思若浮。


琼峰埋积翠,玉嶂掩飞流。

飞雪伴春还,春庭晓自闲。


虚心应任道,遇赏遂成山。


峰小形全秀,岩虚势莫攀。

水北烟寒雪似梅。
水南梅闹雪千堆。
月明南北两瑶台。

积霰不知晚,泂然澄肺肝。


冰壶初世外,天镜忽林端。


一入清虚府,如斟沆瀣餐。

怡步向中庭,积雪何皑皑。


战日愈自坚,依飙渐成堆。


虽靡化人术,倏忽三峰开。

西上牂牁尽翠屏,峰回不见峡门青。


初飞员屋多蛮雪,新聚牵牛有客星。


白鹭暖交横浦口,嘉鱼寒出大湘亭。

涨海冲寒片席斜,惊看积素乱朝霞。


西风不为频飞叶,南雪何因亦作花。


欲曙羚羊疑落月,初晴郁水失平沙。

惊羽穿林看细碎,健舆绕石听攲斜。


道人住近茅峰北,一簇楼台五色霞。

阴崖积雪射寒光,入齿清甘得味尝。


应是山神知客意,故将琼液沃诗肠。

冥冥同云昼如墨,十日江城雪三尺。


骐骥长鸣向朔风,鸿雁悲飞困双翼。


此时穷巷多泥涂,念子衰年少筋力。

层壁系扁舟,对此春山凸。


远眺出殊光,轻烟似可刷。


误疑峰上云,映日浮晖缀。

春风日淡融,春山何凛冽。


青青岭上云,白白峰头雪。


岭云忽去来,峰雪每凝结。

风卷千林夜雪晴,九华山下月微明。


不须更觅唐昌蕊,树树珑璁玉刻成。

登高遥望长安日,此地人呼小北京。


贫苦正怜村落破,冱寒真比帝王城。


桑麻不敌三冬雪,征戍尤勤四海兵。

百折千盘鸟道通,到来平地坐芙蓉。


岚封石磴层层锁,画列银屏面面峰。


榻近星河疑犯斗,云连衿枕梦从龙。

啾啾寒雀拂檐来,榾柮炉深欲作灰。


雪上红缨高大过,王孙西去猎黄台。

楼上题诗满砚冰,城头残雪晃疏灯。


瑶台月白青云冷,下有寒潭漾列星。

雪满空林万木寒,玉峰巉■倚楼看。


银瓶酒绿狐裘热,六六文窗夜不关。

高楼映雪雪生光,云外神仙白玉堂。


枉杀相如新赋就,定从何处谒梁王。

岩谷素华积,禅房朝倚阑。


为怜珠树丽,宛坐雪山寒。


白以空为色,冰因冻作乾。

南雪旧希见,苦寒今乍逢。


空林愁虎豹,积水喜鱼龙。


瘴疠全宽客,祯祥复慰农。

楚水浮烟敛,湘山积雪晴。


瑶华垂古木,素月满寒城。


吏散公庭静,溪喧客棹轻。

四野话丰年,三番见腊前。


意从多日厚,色莹六葩妍。


溪艇因思泛,铛茶趁扫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