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热春寒花不老,云浓日薄雨频收。


共言今岁鱼偏熟,旧网须教展一筹。

雨闇烟昏蔚不开,时时白鸟去还来。


相逢都是江湖上,莫为人声却自猜。

渡口人归月上钩,萧萧风叶荻花秋。


因君指出诗人语,便向庭前欲买舟。

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

惟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

枕席凉新欲沁肌,流年真叹暗中移。


已产蟋蟀呼秋至,渐觉灯檠与夜宜。


一岁又偷兵罅活,几絇能织鬓边丝。

苦热逢三秋,西风飒然起。


金气入草木,伤夷从此始。


盛极衰从之,循环固其理。

西风吹淡白,窗户含凄清。


炎凉一朝变,徂暑逝不停。


山堂晓潇洒,病叟巾褐轻。

暑别齐纨知有日,秋生蕲竹果如期。


月明半夜似相觅,角怨五更知为谁。


风露满天河转后,江山千里雁来时。

对酒聊同楚人醉,哦诗惟听越吟声。


洞庭北岸孤城下,落月西风听晓莺。

西风袅袅木飕飕,身在江湖北岸州。


自古楚人词最好,为君重赋竟陵秋。

吴楚封疆接,东南泽国宽。


江流秋日尽,山对暮云闲。


囊有离骚赋,头馀骑省斑。

萧萧晚风起,孤舟愁思生。


篷窗一萤过,苇岸数蛩鸣。


老大畏为客,风波难计程。

峰云晓影破孱颜,万里风生结早寒。


人在兜零烟外走,岁从鶗鴂口中残。


槽花并滴添新酎,笥月兼轮掩故纨。

苦热如焚想雪山,清商一夕破愁颜。


炎光断雨残虹外,凉意平芜远树间。


忙踏槐花犹入梦,老催蒲扇共投闲。

深夜星汉静,秋风初报凉。


阶篁淅沥响,露叶参差光。


冰兔半升魄,铜壶微滴长。

残漏催灯暗,风梧带雨鸣。


细听惊梦点,浑作断肠声。


乍冷秋应近,无眠句又成。

霜毛随叶落,搔首忽心惊。


节物其如我,乾坤聊且生。


谁家无月色,何树不秋声。

没巴没鼻落一叶,发颠发狂何处风。


九十日暑扫地去,满怀汗珠寻已空。


却烦察判潘孺子,说与上舍陈元龙。

客拟巢居为避炎,晓来秋气忽窥帘:山因寥寂容偏肃,水到澄清意自廉。


荷盖初低看坠粉,莼丝乍忆下晶盐。

肺病朝来谢酒监,迎秋偏爱试单衫;


楼中岂独愁王粲,林下何曾醉阮咸!


清露微微沾薜荔,凉风澹澹拂松杉。

乱蛩号蝉孰赏音,汝吟岂似我能吟。


风声雨气凉秋夜,世故时情病客心。


烂醉无求甘老死,菊花有约合山林。

西风一叶未为稠,积雨寒添客思秋。


试以物情观燕垒,可无心事寄菟裘。


砚何堪办三钱水,竹岂能逾十稔楼。

斗杓忽又指西楼,我独何为此滞留。


多事心情人转老,荒城风雨夜争秋。


一蓑屡费渔樵梦,杯酒难湔宇宙愁。

平生为客太匆匆,已上西江又复东。


只信一朝飞舴艋,何知五度落梧桐。


绝怜牛女常遭谤,粗足莼鲈不叹穷。

乱起杏花落,贼平梧叶飞。


顿忘三伏暑,竟解万山围。


大将伤流矢,诸军曳血衣。

三伏厌厌病欲萎,可能秋后尚无诗。


连宵急雨凉如洗,贪寐衰翁醉不知。


药饵谁精寸关尺,文章空说斗牛箕。

暑赦如闻降德音,一凉欢喜万人心。


虽然未便梧桐落,终是相将蟋蟀吟。


初夜银河正牛女,诘朝红日尾觜参。

已识山中早晚凉,今朝况复立秋当。


如何午热为孤注,疑是金官让末光。


桐叶庭边想影落,草虫砌下觉声杨。

故人赏我趣,遗我凫氏钟。


制与周礼合,试叩声舂容。


是日新秋节,夷则还为宫。

海国山四围,繁华坐消歇。


楼观沉夕阳,鸿雁下秋色。


水边无丽人,石上多古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