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曾陪樽酒咏芳丛,今日迟留意不同。
红萼似知人惨淡,乱随清泪落春风。
李家池上朱樱熟,赵令林中锦箨春。
更欲题诗论旧赏,自惭非是绝弦人。
往年京城少修竹,好事移植今颇多。
我屋庭前四五个,鲜飙披拂青婆娑。
爱此浑如水苍玉,坐对清标良不俗。
精庐遥结翠微间,借得云窗一夕闲。
流水断桥通古路,斜阳残磬下空山。
犬声似豹闻茅舍,萤火随人入竹关。
杜阮之山郁苍苍,杜溪之水洁而长。
中多自发高年老,闾井优游聚一乡。
八十有馀天佑我,九旬又一兄健强。
知君素抱岁寒心,晚结茅茨向竹林。
书幌色侵苍霭重,钓船阴锁绿云深。
溪山李白三杯酒,风月嵇康一曲琴。
森森万玉俯清溪,径入苍云杳欲迷。
珍重主人劳载酒,琅玕节下为留题。
君不见唐河诸将兵马回,河朔百城门不开。
边烽夜举天子怒,六龙晓发鸣春雷。
金陵玉垒中道惑,澶渊一掷吁难哉。
自抱桃笙过竹林,浓阴一片直千金。
清眠尽晚无人唤,时有风鸣石上琴。
一径入深寂,森然万琅玕。
日暮雪欲落,翠袖生薄寒。
稍稍林间布谷声,村南村北水云平。
偶来竹寺看山坐,闲听清溪绕舍鸣。
柳色侵寻映短篱,竹梢零乱挂残晖。
山禽自识忘机客,飞下庭柯更不飞。
耕隐谁人隐,门深竹十寻。
桑麻因雨翠,橘柚著秋金。
松月斜连榻,风泉响出林。
步屣朝朝竹径西,不言桃李自成蹊。
临池漫说野鸾啸,隔岸从教驻马蹄。
万里风来诸谷应,四乡云起乱山低。
碧天夜坠少微星,处士俄然梦奠楹。
堪惜重泉閟玉树,谩怜洛社失耆英。
清名已著儒林传,潜德何惭太史铭。
玉井峰前种紫芝,日偕君子话襟期。
身闲赢得心如水,岁晚宁辞鬓似丝。
架满琴书鸣夜烛,庭森荆桂丽春晖。
秋风三日出尘寰,柱杖东溪积翠间。
徐发清商穿绿径,兴随霁雨看青山。
风云未了千年计,天地先偷万古闲。
爱竹先生隐趣宽,胜开三径长千竿。
清声绕屋风敲玉,素影当庭月舞鸾。
茶灶长留从客过,棘篱低插任人看。
浪说今宵明月好,干戈满地几人看。
惟堪院落清尊赏,忍照沙场白骨寒。
彩笔写残思缚兔,玉笙吹罢拟乘鸾。
数年不对中秋月,月色依然不负秋。
懒问仙人修玉树,且陪帝子上琼楼。
斗牛低绕天枢转,河汉斜横左界流。
昔年为作蟾宫客,曾向宫中看玉轮。
万丈光悬金粟树,三更影落绛河津。
生憎老兔深为窟,却笑仙娥不嫁人。
暑气肆郁蒸,炎炎畏长昼。
科跣衣不船,宁为礼法囿。
维彼青琅玕,檀栾蔚深秀。
谽谺通积翠,一径抱幽岑。
白日下松杪,清风满竹林。
山空奇奴迹,泉响戴颙琴。
阴阴沈沈雨霏霏,农夫把秧妻抱儿。
前村后村歌相答,上亩下亩泥正肥。
新谷登场腹不饱,新丝出盎身不丝。
竹林深处有招提,静掩禅关过客稀。
薝卜花开春欲暮,泠泠钟磬白云低。
为竹为花号不同,一般骚雅一般翁。
东风红紫飘零后,须看琅玕立雪中。
绿阴初散地,今有入檐枝。
开窗对潇洒,岁寒惟独知。
燕坐焚清香,日永袅烟篆。
妙处良独知,功收物欲战。
清沟知几曲,花落流红锦。
何须浮羽觞,自可供杯饮。
池东如月弦,池西如月弓。
池北千丈屏,倒影碧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