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鼓箧同登乐泮年,论文谁复似徐坚。


向来聚散如春梦,此去逢迎应宿缘。


陋巷苦无高马过,新诗时有贾人传。

自无金骨凌风相,心愧仙翁度世方。


一听山中白云曲,已如挥手谢华阳。

邂逅长安握别年,清源一望路三千。


双龙豫野偏藏匣,片鹢浔阳未放船。


玄草阁深天寂寞,赤松亭古地葱芊。

从来无逸为元龟,艰难稼穑诚宜知。


奚为三老冻且馁,不以仁政勤嘘吹。


澹庵野人错料事,苦吟对雪空掀髭。

万里王程往返忙,贤劳独我为才长。


漕臣转运供军国,诏使联翩出帝乡。


发赈可能周率土,其亡真信系苞桑。

海天秋色共茫茫,雁影长空入草堂。


有句不堪酬长老,无心曾否问空王。


裴公已结香花债,诸子谁教秘密藏。

闻君近赋悼亡诗,憔悴莺花四月时。


流水只今馀恨意,故园何日定归期。


犹传道路兵戈塞,自爱山林岁月迟。

常怀巨岭访仙期,更忆东昌对酒时。


四海风尘馀濩落,十年文雅擅瑰奇。


著书已辨鱼虫古,览德犹嗟凤鸟迟。

君家自昔推名宦,胜概曾闻重此邦。


列骑旌麾专上郡,啼莺花竹绕清江。


愁来吊古心情异,乱定还乡鬓影双。

惨惨墨株龙首蜷,离离翠竹凤毛鲜。


一时妙笔能兼致,千古清风有永传。


沧海钓鳌谁是客,银河载石故能仙。

故人昔别能相忆,远寄新城水墨图。


木叶尽含春雨润,石根犹带晚云孤。


啼猿远过盘陀岭,归雁忽沉彭蠡湖。

江外书来墨未干,笑言可惜碍云山。


字无尘迹精神健,诗有天才态度闲。


皓月分明生海上,仙韶容易落人间。

记汉皋亭上,从别后、几秋风。
爱诗酒追随,衣冠雅重,车骑雍容。
回头白云汾水,又传将、淮海避青骢。

忆昔词垣忝近臣,六箴惭未献丹宸。


敢期釐室移前席,虚拟探环是后身。


老我欣欣依旧业,诸公衮衮抗清尘。

楚山秋色突千寻,西压云阳紫气深。


炎帝巡车谁访昔,朱方火鸟自传今。


餐霞未惬招朋兴,捧日应悬报主心。

先皇寤寐建豪英,凤德传歌感昨情。


廷尉岂堪荣翟氏,公车聊复重王生。


风波畏路同君涉,云水闲田恣我耕。

落魄刘郎住藕池,湖南湖北竹枝词。


风流故有诸孙句,绝妙都如幼妇碑。


玉斗歌成微醉后,银河曲就浅寒时。

一夜云潢剪素娥,平明门外柰诗何。


灞桥郑五方如许,冰柱刘叉更患多。


众版并题吾岂敢,扁舟乘兴子能过。

滇江兵后信蹉跎,不为衡阳雁少过。
西去朱陵题字满,南来铜柱勒功多。
龙骧使者书频寄,鸡骨山人病奈何。
三十为郎侍紫宸,名从二室斗嶙峋。
过秦尚作燕门客,喻蜀初归汉使臣。
浮弋月为巴子雪,玄湖花似锦江春。
鱼肠扁诸射斗牛,人间谁识双吴钩。
鲸鲵簸浪雷电激,分飞岂合三千秋。
君生东吴我南粤,形影万里两阔绝。
山中注易不须删,稷下谁知有鹖冠。
我自最怜嵩少色,白云披褐几回看。
浔阳别后叹离居,雁尽谁期更有书。
西去潇湘八千里,前途何处望双鱼。
夙昔何尝卑小官,已将富贵等闲看。
科名不上韩公榜,事业难登汉将坛。
念旧讵能忘里社,避喧终欲挂朝冠。
昨夜入我梦,今朝得尔书。
彽徊一水上,凄断八行馀。
欲去愁江永,期归在岁除。
玩世优游八十年,寻真杖屦且飘然。
春光载道花如锦,紫气临关月正弦。
五岳壮游过尚子,一经世业本韦贤。
自昔论意气,义侠美刘生。
而我遘之子,谈辨倍峥嵘。
雅尚耽图史,彩笔复纵横。
卉木零高秋,窗轩困积雨。
怀人葭露长,新知乐披睹。
邂逅不须臾,殷勤托肺腑。
淑气千林遍草莱,洗天风雨试轻雷。
冲泥策马今朝至,艳李迎春昨夜开。
三径云烟能供客,一尊柏叶莫停杯。
梯险航深岐路赊,国恩未报敢咨嗟。
感公秀句浑惊俗,送我孤踪远使巴。
民讼稀疏几吏隐,官居岑寂似山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