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汉臣千里觐龙庭,欲使天皇致太平。


十事便宜言恳切,三千貔虎令严明。


好筹庙算如留相,莫忆鲈鱼似季鹰。

一川秋色满东篱,雁字行行自写悲。


试问省庵何所省,黄华红叶总堪诗。

无路排云叫九阍,天涯何处与招魂。


千秋公论归风汉,四海才人哭寝门。


斗酒只鸡追夙约,尺书双鲤剩春痕。

牢落文章第一人,天门垂翅竟何因?


百年记注无前例,万事枢机有要津。


异日朱云空愤激,当时绛灌少交亲。


红莲幕客苍梧守,未许青蒲作直臣。

博陵有道者,生事唯一瓢。
触目尽扰扰,冥栖独寥寥。


傍人笑问何能尔,云是灵台本如此。

报最归来宠命新,问君何以答枫宸。


闲中检点案头簿,三载平反多少人。

有月何须烛,无云不怕风。


借谁竿百尺,光照九天中。

风蹴水晶碎,彩联珠翠浮。


何如皎皎月,是我大灯球。

我已因官累,尔何又爱官。


街前骑马者,轰烈万人看。

白头休恨梦熊迟,却是人闲久远期。


有客已为摩顶记,为君复草弄璋诗。


一从老蚌生珠后,再值姮娥月满时。

幽径疏篱竹外村,淡烟斜日水边城。


地形占斗辨南北,风俗以人分重轻。


坐上有山围似画,樽中得酒论如兵。

立身有道邦,谁似直哉史。


流传百世后,各各异行止。


许史有何厚,在汉势如彼。

恭随使节觏衣裳,私觌仍歌既醉章。


麟岫晴云依殿绕,金糊秋爽拂筵光。


未徵雪赋梁园客,已附游诗邺下行。

参差一叶渡春溪,同步芳洲日正西。


共道春山皆故识,更邀溪月作新题。

绿暗梅欲雨,风薰麦初秋。


官舍厌卑湿,僧庐访清幽。


儒餐惯蔬饭,道话便茶瓯。

雁荡冠天下,灵岩尤绝奇。


烟霞列屏障,日月明旌旗。


岩前有卓笔,可以书雄词。

阿连好事由来稀,开轩辟圃幽更奇。


峰峦罗列富遐览,气象收拾归新诗。


百挺琅玕花数斛,宛似辋川图一幅。

西岑风物冠吾乡,十里烟波兴味长。


不用扁舟鉴湖去,馀生甘向此徜徉。

遥岑出碧明双目,境入韩诗已饱参。


湖上轩窗对遥碧,新诗写出旧城南。

五人二百六十五,尊酒相逢非偶然。


把手共为他日约,莫缘富贵负林泉。

塘馀春草遥思谢,楼面苍陂重忆刘。


人昔共游今孰在,芦花飞雪上吾头。

君家梅屿我梅溪,一笑相逢郡治西。


要使众山同对酒,芰荷香里具亲携。

地环碧玉轩窗莹,舟入红云笑语香。


下笔惭无少陵句,老怀徒爱宋公庄。

吾闻卢同有茶癖,七碗清风生两腋。


吾闻陆羽称茶仙,铜瓶细酌中泠泉。


古来知味但如此,咄咄新安詹仲子。

蚤岁巴邛遇橘仙,枯棋三百思通玄。


何当戏叱群羊去,独占青霞洞里天。

不道青衫客异邦,钱塘江外是浔阳。


扁舟若趁滕王宴,一夜南风到豫章。

婵娟一片起檐牙,影落临安十万家。


丝竹管弦清夜满,何如迁客在长沙。

胡床明月坐高秋,碧瓦朱甍大海头。


十二危阑宾从满,一时传作庾公楼。

病里过从问独醒,何来年少解忘形。


三彭递守庚申箓,五运重蒐甲乙经。


碧洞骑羊原有术,青城化鹤岂无灵。

落魄长安思转豪,新声同听郁轮袍。


看花误入林中竹,采药迷行洞口桃。


小玉横钗频拥髻,阿环持砚伺挥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