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从海底来,行上天东南。
正当天中时,下照千丈潭。


潭心无风月不动,倒影射入紫石岩。

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。


佣刓抱水含满唇,暗洒苌弘冷血痕。


纱帷昼暖墨花春,轻沤漂沫松麝薰。

端州石砚人间重,赠我因知正草玄。


阙里庙堂空旧物,开方灶下岂天然。


玉蜍吐水霞光静,彩翰摇风绛锦鲜。

斧柯新样胜珠玑,堪赞星郎染翰时。


不向东垣修直疏,即须西掖草妍词。


紫光称近丹青笔,声韵宜裁锦绣诗。

霞骨坚来玉自愁,琢成飞燕古钗头。


澄沙脆弱闻应伏,青铁沈埋见亦羞。


最称风亭批碧简,好将云窦渍寒流。

样如金蹙小能轻,微润将融紫玉英。


石墨一研为凤尾,寒泉半勺是龙睛。


骚人白芷伤心暗,狎客红筵夺眼明。

气味


甘,温,无毒。


主治


补不足,定惊悸,安魂魄,填下焦,止消渴,养肺气,治惊痫,蚀脓。

学文二十年,语气殊未成。


所以文房中,四谱无一精。


岂不愿收贮,恐窃好事名。

见山不见理,真假析为二。


看假作真山,细大岂殊致。


邻翁怜索居,奉我石一块。

眼如鸲鹆色如肝,此语传闻谩有年。


李观匣中方念往,范增撞后岂知全。


临池欲试曾亲滴,把墨重看未忍研。

一棹从来十五年,眼中仿佛旧山川。
砚材犹伏岩深处,已吐鹅溪素上烟。
幽人巧琢紫璠玙,中贮琅玕一尺馀。
怪石嵌岩苔藓古,坐移衡霍入吾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