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梅好唯伤白,今红是绝奇。


认桃无绿叶,辨杏有青枝。


烘笑从人赠,酡颜任笛吹。

要将明镜别妍媸,勋业频看只自疑。


红艳一枝谁为写,倚阑人在影娥池。

寒梅宜与竹交加,没骨图新对客夸。


翡翠剪翎分作叶,守宫流血点成花。


美人君子同千里,明月清风自一家。

空谷佳人翠袖单,红颜长是怯天寒。


河东邂逅绯衣子,写作疏花竹里看。

花到浓时花欲无,桃嫌太俗杏嫌粗。


孤山别有春风面,消得徐熙没骨图。

占得魁名即赐绯,调羹心事尚依依。


玉堂别有如椽笔,更待春风为发挥。

仙馆长松老更奇,过门曾见出墙枝。


谁传月下蛟龙影,应有风雷起砚池。

漫传丹桂冠西风,文彩重教下笔同。


谁信岁寒冰雪后,花中还有状元红。

绛服仙人跨翠鸾,御风乘月下瑶坛。


画图谁为开生面,留与苍官共岁寒。

林下藐姑射,山中萼绿华。


驻颜无别药,一味服丹砂。

江县春光早,红梅却放迟。


是谁枯彩笔,写得向阳枝。

瘦倚西冈石圃阴,玉容忽抹艳妆深。


染春应借东君手,眩眼曾疑北客心。


霞吐丰姿情脉脉,雪遗香影梦沈沈。

旭日明窗散曙光,一枝红玉濯温汤。


阁中彩笔邀何逊,檐下新妆点寿阳。


春早风霜还妒色,堂深帘幕暗留香。

输却微香与雪同,疏斜终日笑东风。


只因世眼妨寒素,放出绯衣不厌重。

皎皎吴绫雪莹,累累梅蕊红殷。


五夜瑶台素月,千群玉女朱颜。

好春期定。
雪意随风逞。
春亦如人梦醒。

墙根新雪后。
乍偃蹇寒梢,琲珠匀就。
故烧绛蜡,循阶看、讶许春光先漏。

引霜枝蟉干,阳和渐泄,红苞新绽。
忆清溪、磴道数盘,携筇自访深茜。
云霞交绚。

胭脂红破浅深椒。
道装相衬蜡潜消。
弄影瓶花,似词人句,蝶粉蜂黄大小乔。

春情寥寞。
又缓款信风,吹开仙萼。
柳外鞭摇,城隅路转,闲赴紫绵芳约。

频番胥宇。
似春燕乍来,偷窥帘户。
萍梗孤踪,兰言一诺,刚被玳梁留住。

兰釭红绽。
更偎倚画中,春风人面。
钗影横窗,书声出屋,恰和小莺低啭。

晴烟吹絮,对嘉树秀筠,栏干闲拊。
屐齿香痕,裙腰草色,多事晓莺争诉。
好花倩魂空往,佳约芳期终阻。

罗浮仙侣,也闲趁好春,脂痕匀注。
艳魄还丹,冰肌晕酒,依约绛唇初吐。
翠禽为谁啼醒,却向朱门留住。

冻白千林须雪重,暖红一点着春多。


哑驴瘦策平皋去,如此风流奈老何。

今年剩有冬一月,今冬先得半月春。


留春借冬皆乐事,但苦世上无闲人。


平皋梅花如雪浪,夜色晨光迷滉漾。

花到红梅真有韵,人生白发未宜愁。


只须竟就花前醉,如此风流不外求。

扫尽西风万叶红,梅花一色照青空。


天公又恐太枯淡,故著红蓝染雪丛。

水云乡,又南枝逗暖,绰约汉宫妆。
春艳秾分,朱铅浅试,翠袖独倚修篁。
想应道、东风料峭,剪霞彩、零乱补绡裳。

特立孤高耐岁寒,渥丹颜貌带儒酸。


荆公诗句休拈出,北地人今已熟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