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冠盖钱塘雅自雄,青衫憔悴出江东。


曾陪谢监观沧海,更向襄王对大风。


荐草功名微禄外,曳裾心事倦游中。

三年书信远寥寥,知在临淄道路遥。


空使多情长忆别,谁知白首得还朝。


曳裙几醉齐门酒,奉使应劳汉使轺。

秋风黄叶满贫居,遥忆王门独曳裾。


闽海几回深寄别,秣陵何事少来书。

青云知己半京华,沧海逢君又别家。


莫雨独瞻原上柏,春风遥泛日边槎。


吴门渺渺江波晚,淮树苍苍驿路赊。

蓬莱荐剡五云深,才子囊书赴上林。


双涧野僧留别偈,七岩山色寄离心。


广文官舍期同饮,记室王门待盍簪。

广文先生何为者,十欲出门九借马。
只今徒步襄水滨,衰鬓漠漠常风尘。


凤凰在笯鸡啄食,苜蓿阑干半青黑。

善权善洞府,神仙逸其名。


嘉名吾夙慕,于兹扣岩扃。


地气通灵窍,天神启虚明。

曾从巴蜀辅亲藩,零落堂萱泣血还。
喜向孔林怀圣德,遥从鲁国缀清班。
曳裾时复临沂水,拄笏多因望泰山。
鸟倦归旧林,鱼潜依故渊。
物性尚如此,人道岂不然。
张君清流彦,早岁志精专。
五十飘然便挂冠,向来城府掉头看。
高踪自与鸿飞杳,短世频惊蝶梦残。
絮酒何年奠冥漠,囊金他日记汍澜。
长安晚出袅吟鞭,税驾骊山一怅然。
烽火台空人已去,莲花汤暖水犹膻。
山猿窥果来林外,野鹿衔花出苑前。
董贾才华擅俊良,曳裾元侍我先王。
笼鹅书妙黄金薤,倚马吟成白雪章。
松柏经霜知不改,筌蹄得意信难忘。
廿载秦藩共我游,萧萧华发已盈头。
季鹰去国莼初美,靖节还家菊正秋。
万里云霄双卷翼,五湖烟水一归舟。
秋来尝苦雨,九日喜新晴。
佳色看丛菊,香醪泛落英。
衣冠成胜会,弦管动新声。
佳节逢重九,弘开玳瑁筵。
衣冠来座上,弦管列堂前。
雁度云千里,虹收雨一天。
此日登高节,东篱菊正花。
满园香似麝,千本直如麻。
斸出从园脚,移来傍水涯。
小轩初洒扫,走价速嘉宾。
暖日扶晴霭,清风绝点尘。
青阳回北斗,淑气溢西秦。
文采芙蕖映碧湾,令人相对意忘还。
官闲得俸惟酤酒,公退钩帘只看山。
簪笔殿头居纪职,曳裾门下出朝班。
昔我王子猷,襟怀澹而冲。
独结此君好,弥久情愈隆。
不可一日无,珍爱金玉同。
饯别秦淮上,春潮没浅沙。
寸心应恋阙,千里暂还家。
客路多芳草,都门正落花。
帝城春早觉春和,朝罢莺声送佩珂。
文羽不随天仗散,调音偏傍上林多。
娇连茝石花前听,响杂云韶柳外过。
出门车马喧,秋炀烈如燀。
不有静者心,兹怀曷由展。
念君守幽素,闭迹同偃蹇。
老夫三月不出门,懒性有如嵇叔夜。
圣明遇物先采擢,枯槁于时亦沾洒。
病驹只合中野弃,寒雀宁思上林下。
西蜀杨雄苦著书,相逢长忆武林初。
卢前王后名非忝,楚尾吴头迹更疏。
花柳春连朱邸静,星河夜落大江虚。
意令与国助租丁,自是承宗德泽馨。
祥凤已知生鸑鷟,小虫何必负螟蛉。
阳回气候生邹律,春蔼芝兰满谢庭。
津津喜色上眉头,宾主持杯互劝酬。
有酒何烦说罍耻,无钱安用效囊羞。
应门岂比李泰伯,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乏嗣承宗亦可羞,掌珠喜见瑞光浮。
家声有绍惟杨震,天道无知只邓攸。
贺客每传诗志喜,夸人不用酒消忧。
马蹄辙迹遍天垠,开国承家喜有人。
自古金陵多王气,当今紫塞少氛尘。
鳌头跨海放怀阔,马上看山得句频。
几年灯火读书劳,一旦名成地位高。
身辅东藩攀凤翼,风抟北极快鸿毛。
皇风渐海远沾化,白日当天明见毫。
驽骀焉敢趁骅骝,深愧相从逐去舟。
藩辅树勋谁第一,殿廷射策尔为头。
风涛何事羁行色,景物从教动客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