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吾乡偶与此同名,鸡犬村中若有声。


他日逢人问真隐,移家元欲傍朱明。

登高聊骋望,磴道转逶迤。


何石非三岛,无花不四时。


篆符分竹叶,仙鸟啄灵芝。

路迂穷日夕,山近逼氤氲。


策杖回青霭,披衣染白云。


苔痕深莫辨,树密色难分。

敢云禽尚婚嫁毕,五岳以下拟游纵。


虚度一万六千日,无缘四百三十峰。


只今浮江望彩鹢,忆昔登岱佩苍龙。

仙人本自好楼居,勾漏归来发懒梳。


开苑伏龙丹鼎静,栽松巢鹤翠堂虚。


藤蓑蕉笠双湖钓,水月山云万卷书。

仙山矗遐峤,缊奇信灵造。


晻霭蹴重溟,巍峨冠穷昊。


阴室引阳辉,雾谷通霞岛。

缥缈丹梯万仞馀,风尘回首列仙居。


石楼积翠临沧海,铁柱飞泉落紫虚。


鸾鹤凌霞时自度,松苓满地日堪锄。

生处染浮云,残梅醉夕曛。


色参雏凤尾,香上仙娥裙。


丹灶春难觅,露珠寒半熏。

青牛老人眼如漆,曾上罗浮观海日。


三更波浪涌金轮,五色云霞曜丹室。


是时海宇无纤埃,罡风不动天门开。

江霞万叠。
乍影到艨艟,梅花飞雪。
怪石丛边,犹是晋时薇蕨。

只有蒙蒙意,人家与钓矶。
寺门钟乍起,樵客径犹非。

四百层泉落,三千丈翠飞。

何处神仙四百峰,丹梯万仞削芙蓉。


瑶台积翠临旸谷,铁涧飞泉泻玉淙。


丹洞云深留鹤驭,澄潭秋涨蛰蛟龙。

清时谁不荣轩冕,君独何心早乞身。


自爱东山成远志,独令南海见归人。


云霄路隔冥鸿渺,江渚情深倦鸟亲。

翩然拂袖忽然回,带得罗浮面目来。


乞食又还双足茧,坐禅岂是寸心灰。


故依花首从三靖,旋摘茶芽供一杯。

仙去千年重此山,不禁风雨屋摧残。


金能点化空谈易,钱欠通神着力难。


支厦终非一木了,成裘未免众毛攒。

久矣深山炼鹤形,闻呼峒长又逃名。


断崖怪木人稀迹,乱石奔泉涧有声。


剑定通神收古匣,棋聊供玩戏纹枰。

山行颇觉思悠然,游遍仙家几洞天。


登见日亭风刮面,立飞云顶月齐肩。


稚川翁有烧丹灶,景泰师留卓锡泉。

霓氅蹁跹拜玉宸,发挥道德五千文。


步虚夜半千山月,朝斗空中五色云。


风雨若时昌国运,乾坤齐寿祝吾君。

山头钓引千钧鱼,铁桥曾逢稚川奴。
风波平地误点额,戏取墨汁翻模糊。


纵观濠上契妙趣,浩浩胸次涵江湖。

八十童颜双眼明,浪游湖海一身轻。


莫将啖肉先生比,个是罗浮老树精。

灵符锁尽穴中蛇,深入千岩处士家。


峒户隔云呼不应,时时流水出桃花。

不到罗浮瞥六年,后期几误铁桥仙。


远云不隔山真面,西麓原同第七天。

逍遥八极片云浮,所过名山不久留。


依旧片云归石峒,从今休更下山游。

葛坡龙竹东坡笠,合伴山人到洞天。


柯烂想应留斧在,凭君试问石桥仙。

有人曾见洞中仙,才到人间便越年。


金鼎药成龙入海,玉函书发鹤归天。


楼开石脉千寻直,山拆鳌鳞一半膻。

天际双山压海濆,天漫绝顶海漫根。


时闻雷雨惊樵客,长有龙蛇护洞门。


泉石暮含朱槿书,烟霞冬闭木绵温。

亭亭罗浮山,屹立南海东。
根盘五百里,翠结千万重。


美人家在罗浮下,淑气钟来独清洒。

风吹双蝶引柴扉,绕尽疏帘恋落晖。


香梦尚酣千日酒,彩云新剪五铢衣。


养成金粉随花落,写入罗裙满镜飞。

江上团团月欲生,山河形影两分明。


举杯谁得千年在,浮海聊为一叶行。


照水野花迷蝶梦,倚风修竹听蝉声。

又放轻帆泊晚沙,竹篱生笋柳生花。


风吹蘋叶知潮上,烟出松门见日斜。


屏外乞浆无杵臼,桥头包饭有胡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