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参寥癞可去无还,谁踏诗僧最上关。


欲具江西句中眼,犹须作礼问云山。

寺外秋山触眼明,寺根秋水洗心清。


晴岚暖翠来未了,不用高人倒屣迎。

宿雨霁初节,群山绿如洗。


流霞绚琳宇,旭日射丹棨。


鸣钟趋梵宫,焚香望天陛。

当轩种竹一万个,清荫满林生绿苔。


六月不知天气热,长年只觉雨声来。


岂惟凤鸟不食实?


又见龙孙渐脱胎。

星落江东化梵宫,楼台金碧骇鱼龙。


此轩端有南康趣,只欠匡庐五老峰。

三山苍苍冶城里,楼台十万歌钟起。
君家正在冶城西,门对千峰翠如洗。


黛色空蒙连翠微,和烟着雨又霏霏。

山水婵娟扫黛屏,清晖迢递到柴扃。


云归独树天边小,雪罢孤峰鸟外青。


寒藓带花侵卷幔,野泉流叶近闲庭。

渊明旧隐名栖真,中有栖真闲道人。


庐山咫尺脚不到,开轩种竹清且新。


我到山中越三宿,似与道人缘分熟。

人皆犯红尘,君独嗜空翠。


红尘终有得,空翠了无味。


自众人以观,君亦少良计。

吾家雪翠天下白,银河无声月无色。
天关不闭寒峥嵘,箕尾晶英冻将拆。


帝遣六丁下取将,敕赐名轩换金碧。

癖诗堪一笑,得句享千金。
比兴皆诸景,推敲哎寸心。
词坛谁胜负,仕路任升沉。
有客仕三已,何人岁九迁?
浮云倏过眼,司命亦无权。
浪出非初志,微名合避贤。
夜来牵远梦,多在海鸥边。
暑气晚来薄,萧萧树自鸣。
风随微雨到,月向破云明。
簿领闲曹少,园林野兴清。
关塞之官远,琴书亦与偕。
谁栽四翠柏?
为荫一清斋。
宦拙世情澹,地偏幽意谐。
几两平生,自爱登山屐。
任桃李、吹空春意寂。
苍桧交横修竹密。
池轩澄澈岸花薰,吾爱微禽独此存。
野性尚思江海逸,灵心应识稻粱恩。
春风鼓舞波涛绿,夜月栖迟藻荇繁。
太华带雪千丈寒,砥柱中流万夫愕。
未教耸翠入青苍,故对书窗且横著。
平铺秀气一里许,不露云尖与山脚。
窗外小山重叠好,阴阴松竹翠排檐。
老人嘉我幽寻意,深炷炉香为卷帘。
城中买地论黄金,种得琅玕欲千尺。
月临闲砌白烟生,雾入空林翠光滴。
长房骑杖龙一枝,子晋吹笙凤双翼。
所居知所向,种竹接前檐。
翠色无时减,清风引日添。
萧疏共谈麈,辉映祗书签。
张君结庐修竹里,一榻清风净如洗。
几番过雨看新晴,帘卷春阴落乌几。
自从作官今未回,家僮日扫林间苔。
邻舍屋头多种竹,知君庭下不须移。
月斜送影来虚牖,雨后行鞭过短篱。
一榻清风难独赏,两家幽致共相宜。
曲曲雕阑锁翠云,湘帘高卷四无邻。
绿阴到座日当午,苍雪堕衣秋满身。
风响佩环惊宿凤,地深苔藓绝香轮。
文初先生住天目,种竹千竿绕茅屋。
高者昂然拂霄汉,低者森然护帘幕。
座中浑无尘俗气,深处自有鸾凤宿。
濂溪有馀裔,卜壤依林泉。
长松落圆阴,远岫排青莲。
公馀拄笏坐,迥绝尘虑牵。
最爱将军别墅间,一轩万柳翠相环。
风翻密叶惊春浪,烟锁重阴讶晓山。
赏节弯弓曾独射,赠人分袂亦同攀。
地与烦嚣隔,登临翠色中。
雨馀千亩竹,霜过一山松。
逸兴云无尽,幽怀水不穷。
万竹如云盛,琅玕起石边。
分枝巢翡翠,解箨化蜿蜒。
黑映潇湘雨,青浮鄠杜天。
亭亭百尺松,先世栽培厚。
阅历已百年,直干大如斗。
翠色干九霄,清阴连数亩。
彼美人兮貌清扬,开轩适近茹溪傍。
依稀辋川之风景,恍惚浣花之草堂。
雨过娟娟修竹净,风来馥馥崇兰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