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


刚被太阳收拾去,又教明月送将来。

闭轿那知山色浓,山花影落水田中。


水中细数千红紫,点对山花一一同。

山头冷月出,射我幽窗明。


屋东有新梅,寒影交疏棂。


暗香不可挹,仿佛认繁英。

午睡帘栊春日长,半消金鸭水沉香。


隔窗花影时来去,疑有东邻觇宋郎。

落花影,款款映春江。
终相就,贴水不成双。

问春痕。
为谁留下春魂。
想得绝代魂消,愁坏了春人。

几日诗魂,不知燕子归何处。
止多落絮与飞花,换了门前路。


曾采幽芳题句,况湖山,顿伤心素。

过雨檐花,透风窗竹,露点翠梧金井。
林梢小阁,曲枕溪流,静绿荡胸千顷。
帘卷夜近,银河秋浸天阶,水明星静。

明月招春魄,移痕上小窗。


暗香浮枕簟,乘兴灭银釭。

家住翠微深复深,了无尘事只闲吟。


竹篱茅舍山林志,纸帐梅花道义心。


日和陶诗酬野兴,时披周易坐松阴。

金波滟滟玉缸融。
碧蕊离离白路浓。
笑剔芳心凝兔影,暗添喜色映蟾宫。

醒写精神醉写容。
柔枝无力倚帘栊。
衬将皓月分肥瘦,笼得轻烟别淡浓。

春色分明,为怎糊模遽如许。
透帘栊宵月,晴波摇荡,阑干朝旭,娇容摹取。
睡起婆娑舞。

芳英灼灼叶蓁蓁,倒影雕栏态更新。


忽遇灯光成幻境,倩将月色为传神。


分明镜里看珠翠,仿佛帷中见玉人。

斜阳影里月明中,一种葳蕤幻两丛。


零露滴时还荡漾,轻云遮处更朦胧。


风吹频觉娇无力,天暝方知色是空。

一枝浓艳俯沧浪,仿佛还疑镜里妆。


波面波心飞蛱蝶,树头树尾宿鸳鸯。


浮萍点缀偏生色,流沫潺湲岂有香。

移来画里,看亭亭袅袅,东风难卷。
帘角墙阴曾省识,横把月明界断。
如此朦胧,者般黯淡,幽梦谁为伴。

恁凄清。
把初红晚绿,低诉一声声。
檐角天高,帘心梦短,谁伴秃管疏檠。

江上梅花影,天边明月身。


相看不攀折,何遽彻宵晨。


恻恻寒初透,辽辽气又春。

布叶分条不属春,水边林下暗相亲。


花神未必齐空色,香国何因见幻身。


紫陌昼游遥簇马,玉墀宵卧冷侵茵。

重重还叠叠,万卉任荣枯。
日月照来有,亭台阴处无。
丹青谁着笔,水墨自成图。
秾花濒渌兴悠哉,晴浒佳期心眼开。
帝子彩云归极浦,影娥明月下瑶台。
绮罗锦水经秋浣,红翠青铜向晓回。
飘然楖栗横肩去,梦入邪溪旧来处。
一笠应辞燕市尘,孤篷好听江南雨。
怊怅庞眉问信稀,樵风泾口鹤重归。
月明如水,漾满地花魂,熿斜清妙。
知入幻浮踪,乍窥人、欲嗔还笑。
几番惆怅,似画里、相看尤好。
烟痕似雪。
有瘦萤几点,飞上衣褶。
料理银簧,坐对瑶天,黄昏韵事幽绝。
到眼朦胧极。
记宵来、墙阴帘角,似曾相识。
四壁横陈扶不起,愁煞棱棱玉骨。
璇空霞蔚迥云兴,才舞山香黛色层。
攀不得时如对镜,看难真处似携灯。
禺中已识倾阳近,木末初逢泫露凝。
晻暧铺芬信化工,不教开谢听春风。
剪裁素手应难定,相像冰姿也未同。
物态尽从形里问,禅心讵待落时空。
无数轻鲦莲叶东,泳芳吹沫竞浮空。
疑追戏蝶来天上,误饵游丝没镜中。
点额冷光如吸露,濯鳞香阵微飧风。
缡褷万朵,乍晴光照曜,嫣红深处。
幻出整斜疏密漾,掩映溪亭江步。
风过微摇,月明有晕,丰韵雕栏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