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雨未便晴,昏烟翳穹昊。
出门泥泞步难行,十步九折忧绝倒。


藓迹杂苔文,侵阶风不扫。

白龙夜挂钱塘渚,两岸嵯峨雪山起。
狂风忽卷大海流,散作东南万家雨。


兰阴一雨俄经旬,茅斋独卧愁晨昏。

麦田秋过未休工,䆉稏如云白雨中。


乞得晴明三十日,披襟可咏快哉风。

灯花作喜夜来占,楼角初晴月似镰。


便说市亭新酒美,好风寒日舞青帘。

酒难忘处能消日,雨不愁时任戴星。


欲和新诗无好语,竹窗灯火夜晶荧。

雨馀云杪澹疏星,老病窥帘眼自明。


农事已知今岁好,天公剩放十分晴。

积雨能令朱夏寒,少曾见日上三竿。


风吹沧海俄然立,水泻银河透底乾。


谁办好心来拯溺,姑留老眼去观澜。

千山染就朦胧碧,杜宇惊人啼怨魄。
绿窗长日守芭蕉,帘额沈沈无燕入。


湿云底死连朝夕,不管相如犹倦客。

烟郁湿薪费挑拨,可堪馀沥溅如泼。


吹霞弄日语纵工,正恐诗人类迂阔。


屋角萧萧霜叶鸣,夜静乱我糟床声。

谁令一日如三秋,仁人方念淮南州。


斯民忍饥望麰麦,积雨又有伤残忧。


冬温土燥生春瘴,半夜风声来枕上。

涉春苦淫雨,连绵过梅夏。


西来二十日,终朝走泥溠。


林霏欲开户,檐溜又淙夜。

小园春事果如何,分数梅花最占多。


贪看满梢初的皪,病妨连日绕婆娑。


鸠声唤雨风还至,鹤骨栖愁梦独过。

卷轻纱翠袖暖凉生,香销玉炉烟。
尽灯挑红豆,秋心如醉,酒中愁边。
听遍黄昏风雨,拥髻不成眠。

儿童铙鼓闹新年。
正喧然。
画屏前。

飐西风,蛛网飘丝上帘竹。
藜床睡起,满天凉雨梅初熟。

哀壑奔腾趁急流,篷声日夜不曾休。


长风故送白头浪,暮雨偏留青雀舟。


万事输人常偃蹇,三杯取醉且夷犹。

不畏沙崩损药栏,遥邻麦秀落风湍。


海童有意迎神女,暴雨何曾避灌坛。


薄暮回飙吹野哭,深更哀角动春寒。

山城四塞响奔雷,小院残花满绿苔。


冷节已过还听雨,冰心一片似寒灰。

读罢离骚一问天,今世何世是尧年?


行云神女太有意,抱瓮丈人宜晏眠。


翻疑比屋为鲛室,便可骑鱼学水仙。


休叹群芳垂玉箸,檐花还胜琼花鲜。

父老传闻雷打雪,果然四十日春霖。


江连野岸鱼龙出,树锁寒烟虎豹深。


田圃预忧新夏旱,经橱先受绿莓侵。

寒雨重门深闭。
心共檐声滴碎。
炉火尽添红,冬至尚余秋气。

倦夜抛书病不禁,投床无寐雨涔涔。


长潸旧国山河泪,细滴孤臣禾黍心。


狂象蹋池喧泞淖,饥鸦谋稻怆淋淫。

巫山埋空晓光没,寒入风声散萧瑟。
滴沥深摧十二峰,峡江涨白洗青壁。


群阴寂寂蔽阳乌,摇荡春愁满南国。

滴碎空阶颇厌听,恼人况又近清明。


三分春忽二分过,十日天无一日晴。


寒沁柳眉愁寂寂,湿凝花脸泪盈盈。

幂幂云粘水,厌厌雨断林。


千山尚寒色,四月更春阴。


望怯舟航绝,居愁井灶沉。

苦雨万家愁,宁言客滞留。


蛙鸣池水夕,蝶恋菜花秋。


天地惟孤馆,寒暄一敝裘。

电掣风驰变霎然,满街流潦涨如川。


人因屋漏多嗟雨,我愿年登欲补天。


违湿五迁窗榻外,燎衣三易壁灯前。

川原弥望岸容移,警水愁霖若有期。


自奏薰风回愠后,差疑繁露纵阳迟。


商歌曰□何当烂,步祷朱轮不用脂。

单车却厌雨师迎,御史能将铁笔耕。


遂有文章驱鳄暴,未容鼓吹杂哇鸣。


为忧藜藿无宁宇,若作盐梅可荐羹。

麰麦翳菑亩,昕夕勤锄耰。


蜩鸣百葽秀,跂予望有秋。


群阴何顽冥,贻我兆庶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