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北风吹得山石裂,北风冻得人骨折。


南来何曾识此寒,便恐明朝丈深雪。


今朝幸不就船行,白浪打船君更惊。

满船儿女厌江行,我爱江行怕入城。


惭愧风师教款曲,为分一舍作三程。

南游端为看山来,过眼匆匆首屡回。


不是阻风船不进,何缘看尽万崔嵬。

旅病情先恶,愁眠梦更惊。


犬须终夕吠,月到五更明。


未解波头意,偏来枕底声。

岭首登临楚粤分,披襟先喜得南薰。


座隅鵩鸟敢要赋,溪下鳄鱼知畏文。


酒洗黄茅瘴时雨,啸驱碧落洞中云。

拗柳亭皋晚,攀梅岭路长。


北辞鳷鹊月,南冒鹧鸪霜。


越蠹催征候,珍鲑奉庆觞。

东坡夙世乃戒老,次律前身为永师。


一念参差成此错,百忧钟萃使知非。


我生已约渡南海,今日岂知还北归。

山山黄叶尽,残雪响枫林。


天入群峰小,泉归一壑深。


高松寒立影,明月正栖心。

大邑曰南城,唯君治道行。


何曾设钩距,到底是聪明。


鼎在神奸伏,鹰来鸟雀惊。

寒生襆被雪初晴,一路吟诗过古城。


隔水看白空有影,殊方闻鸟不知名。


品茶泉向船头汲,选石云从袖里生。

丹岸锦石映行舟,水碧沙明散旅愁。


几处刈禾依夕浦,谁家吹笛倚江楼。


川回日暖犹含暑,山晚岚昏始觉秋。

峨嵋居士有逸想,声名如山,才华万丈。
星芒月角恣幽赏,到处卿云随迭宕。


观山画水悟流波,胜因惯用无生奖。

一年辛苦事,欲暂息舟中。
买船上水撑逆浪,不吹南风吹北风。


北风怒号船头裂,北风怒号牵枝折。

野寺移樽木叶苍,南山佳色对重阳。


闲阶坐爱莓苔静,深院时闻松桂香。


岂有参军来落帽,偏宜陶令与传觞。

千尺琅玕翠入动,神仙已去洞仍存。


寒崖但见悬钟乳,流水无穷泻石门。


未到朱明真洞府,先看峡口小昆仑。

少年新佩吕虔刀,拥传东行意气豪。


公署遥开泷水阔,法星还傍斗垣高。


曲江柳色迎征幰,庾岭梅花照锦袍。

江路分韶广,城楼压郡东。
妓歌星汉上,客醉水云中。
泼墨天涵暝,铺绡月映空。
新知初握手,相送出城隅。
王程不敢缓,立马能须臾。
念兹非久隔,离颜强自舒。
去岁珠江湄,别君来帝城。
今岁长安陌,送尔复南行。
丈夫志四海,安惮劳此生。
远补参卿掾,来过乞墅甥。
秋悲先雁引,晓涕伴参横。
薏子期蠲疾,梅花幸寄声。
梅雨酣夜眠,槐风豁朝起。
应门绝传声,外有夸娥氏。
背负小峥嵘,云自西北至。
一元之气天得清,推为覆帱万物生。
四时之气秋得白,推为揫敛万物成。
清白为德盖如此,我公何独取于水。
江上青山无数。
绿阴深处。
夕阳犹在系扁舟,为佳景、留人住。
仙令浈阳,何似贾生英妙。
枕落霞、振衣沧岛。
一琴一鹤,行橐宁嫌少。
奇石削天碧,长江照日清。
九秋归故国,一棹过孤城。
峰际人烟出,波间塔影横。
西蜀官阶执法身,挂冠无柰锦江春。
霜清越巂思原吏,云白蓬莱有主人。
试马尚宜勤汉节,杖鸠端合作虞宾。
十年惭负土,万里客炎荒。
洒竹无枯泪,听猿有寸肠。
故乡秋水阔,归路岭云黄。
江岸草萋萋,愁悬落日低。
天涯两兄弟,客路各东西。
眼食知何似,音书莫懒题。
转食胶胶扰扰间,林泉高步未容攀。
兴来尚有平生履,管领东南到处山。
莫遣韝鹰饱一呼,将军谁志灭匈奴。
年来万事灰人意,只有看山眼不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