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环佩青衣,盈盈素靥,临风无限清幽。
出尘标格,和月最温柔。
堪爱芳怀淡雅,纵离别、未肯衔愁。

灵种传闻出越裳,何人提挈上蛮航。

他年我若修花史,列作人间第一香。

素馨柎萼太寒生。
多剪春冰。
夜深绿雾侵凉月,照晶晶、花叶分明。

南海曾经驻客骖,芳称茉莉荔称甘。


如今画里看花色,记得依稀似海南。

玉桧盆榴作队来,异香相趁不相猜。


从今闭向深宫里,莫学江湖自在开。

花似细薇香似兰,已宜炎暑又宜寒。


心知合伴灵和柳,不许行人仔细看。

风露扶疏蔓翠藤,玉花剪刻见层层。


清香夜久偏闻处,寂寞书生对一灯。

泠艳幽芳雪不如,佳名初见贝多书。


南人浑作寻常看,曾侍君王白玉除。

逆鼻清香小不分,冰肌一洗瘴江昏。


岭头未负春消息,恐是梅花欲返魂。

火云烧野叶声乾,历眼谁知玉蕊寒。


疑是群仙来下降,夜深时听佩珊珊。

纤云卷尽日西流,人在瑶池宴未休。

王母欲归香满路,晓风吹下玉搔头。

雪缀柔枝冷未融,暗销尘境暑威隆。


根从海国分灵种,花逐仙娥下蕊宫。


珠络香悬风紧处,玉壶人在月明中。

三尺婆娑树,千英一律妆。


眼孤犹眩彩,鼻熟不知香。


向月资清润,承风发素凉。

翠叶光如沃,冰葩淡不妆。


一番秋早秀,彻日坐傍香。


色照祇园静,清回瘴海凉。

琼肌太白,浅著鹅黄罩。
金缕檀心更天巧。
算同时、虽有似火红榴,争比得、淡妆伊家轻妙。

浴起月到楹,柔枝方可折。
薰风如有情,吹帘散香雪。
茉莉开时香满枝,钿花狼籍玉参差。
茗杯初歇香烟烬,此味黄昏我独知。
声声络纬,薄暮送新凉。
坐对晶帘看夜妆。
胭脂花衬酒涡庞。
浮瓜沉李,雨过晚风初。
茉莉花香逗碧幮。
试茶细啜曼生壶。
纱厨玉枕清无暑。
点缀晚妆眉妩。
一片幽怀谁与诉。
新换南薰叶,曾移旧雨科。
眼前春事晚,池畔夕香多。
精白馀清韵,轻盈夺素娥。
冰姿玉骨净尘烟,南国携来种自妍。
花史高名空第一,只今谁识藐姑仙。
虽无艳态惊群目,幸有浓香压九秋。
应是仙娥宴归去,醉来掉下玉搔头。
君称玉主开云扃,深潭水沃奇花精。
短墙曲架就阴湿,长条翠叶舒光荣。
苍竿引入秋千院,宝盆徙寘玻瓈屏。
晚来小立向风前,细雨微风绝可怜。
疏放一枝浑似雪,湘帘月上影婵娟。
海客园林珠树木,水仙宾从玉簪裳。
锦桃每用红丝缕,蜂采须成白蜜房。
重译新离越裳国,一枝都掩桂林香。
养成崖谷黄蜂蜜,羞死江湖白藕房。
火令行南国,彤云间丹霞。
之子方热中,濯濯冰雪花。
植根却月盘,趣驾七香车。
自是天上冰雪种,占尽人间富贵香。
不烦鼻观偷馥郁,解使心地俱清凉。
南船贾客俱到岸,东道主人容寄廊。
脐麝龙涎韵不侔,薰风移植自南州。
谁家浴罢临妆女,爱把闲花带满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