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新结一茅茨,规模俭且卑。


土阶全垒块,山木半留皮。


阴合连藤架,丛香近菊篱。

扫地垂帘坐草亭,东风吹颊醉初醒。


睡蛇死后魔无力,疾竖降来药有灵。


在手残梅香淡泊,傍檐幽鸟语丁宁。

少陵老子旧茨茅,小著乾坤气自豪。


作者有程吾耳耳,视之如传世劳劳。


图书可托斯文在,风雨无惊地位高。

赋罢清都白玉楼,不知何事复阎浮。


琴弹十二栏杆月,酒洗三千世界秋。


绛阙瑶台知有路,空青水碧若为求。

沿溯石濑傍,十磴突平地。


本谓入山深,那知出山易。


旋螺结湫顶,步武一茅亭。

门外水流云自起,雪峰半出草堂西。


孤舟欲作山阴梦,月冷梅寒共一溪。

绕屋南山秋色静,数枝寒菊一篱烟。


酒醒读罢秋声赋,风落松梢响石泉。

蔷薇深院无行迹,风到闲门扫绿苔。


明月满庭香袭袭,野塘新水藕花开。

蔀薝当午溪云度,花重寒枝阁晓庭。


芳草闭门春寂寂,东风吹雨半池青。

小构茅亭傍一松,云来云去寂无踪。


晴天户牖蒙蒙湿,遂使人疑有卧龙。

旧业门前五柳,绿橘黄柑数亩。


烟霞不负闲身,社稷空馀白首。


看月天拄峰头,采药洞庭湖口。

茅亭自得陶公笔,尽日光芒动白虹。


山泽不烦通地气,片云时起墨花中。

明月依然,玉人何处,画桥流水参差。
记短歌催酒,惜别年时。
休问笛家旧谱,寒食近、烟柳丝丝。

细草迷通岸,悬崖气色新。


幽斋花竞早,胜日柳争春。


习定今忘我,希空不系尘。

朝来梳栉罢,独坐草玄亭。


花齐千谷秀,春送万峰青。


引玩书连屋,纵横树拂庭。

河之水,弥而黄,十月北风吹大霜,送子欲往愁无梁。


斫冰嵯峨冻地裂,鸹鸧呼寒堕其翮。
单车匹马从南来,踣铁交蹄五花白,北渡河流望燕月。

孤屿茆亭小,回汀野树分。


独寻临水坂,还望隔江云。

山城向中夜,暑气亦渐歇。


幽蛩互喧静,飞萤乱明灭。


清风开竹杪,入此半轩月。

栽花傍庭砌,立木为花屋。


小户虚一偏,横窗置其腹。


分竹接柔蔓,尺寸引勾曲。

村舍无楼可望远,茅亭远望似登楼。


饱看聚散云无住,最爱萦回水自由。


诗思已随芳草动,春寒少为好山留。

菜畦深处短墙西,中有茅亭客未知。


天许病身全得懒,日烘春困恰如痴。


壁间花影帘休隔,案上书篇燕莫窥。

鲛人织绡已奇诡,轻梭引丝不濡水。


何为玉人雕琢玉,亦在泠泠水泉底。


截肪磨玷既成花,盖以青铜耸而起。

酴醾试玉在新条,风肃朝阳宿雾消。


侵晓不知花有露,清寒惟觉梦无聊。

病来久谢乾坤劳,白板双扉安所遭。


千峰不管甲子老,万窍一任天风号。


麋鹿过门看个个,野翁遗药来忉忉。

乌帽青袍犯晓风,月河亭憩别离中。


菊香篱落霜仍在,树罩烟光日正红。


碑剥欲沉藏佛偈,石奇如舞守僧穷。

腹稿林峦,首邱云水,弹指须臾即现。
泉脉蜿蜒,费芒藤寻遍。
喜霎逢、龙吻飞珠,蛇鳞赴万,音韵琤瑽千变。

依村构草亭,端方意匠宏。


林深禽鸟乐,尘远竹松清。


泉石俱延赏,琴书悦性情。

旭日和风御水浔,万株云锦照园林。


须知结实三千岁,曾受天家湛露深。

龙形夭矫入青天,根托名园几百年。


大厦明堂知有待,临风三诵杜陵篇。

槐影沉沉翠不流,可人情景最宜秋。


西风欲净红尘耳,一派蝉声未肯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