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昨日一花开,今日一花开。


今日花正好,昨日花已老。


始知人老不如花,可惜落花君莫扫。

名花八叶嫩黄金,色照书窗透竹林。


无奈美人闲把嗅,直疑檀口印中心。

自叹南冠奏曲时,不如画里向阳枝。


赭衣一著从摇落,总有丹心托向谁。

上仙传秘诀。
只要尘情灭。
意马与心猿,牢锁闭,莫放劣。

花萼立清晨,鹅黄向日新。


金杯承玉露,偏醉蜀乡人。

释名


戎葵、吴葵。


气味


(苗)甘、微寒、无毒、滑。
(花)咸、寒、无毒。

炎天花尽歇,锦绣独成林。


不入当时眼,其如向日心。


宝钗知自弃,幽蝶或来寻。

芳心曾为太阳倾,云叶离离玉露零。


想似茂陵仙梦远,柏梁秋雨洒金茎。

锦江何日别,漆水今朝见。


清露染颜色,秋鹅一分浅。

蜀质何人为写生,金杯翠袖捧朝阳。


花前露重宫题湿,犹带南薰殿里香。

片片川罗湿露凉,染红才了染鹅黄。


花根疑是忠臣骨,开出倾心向太阳。

君不见园中黄蜀葵,去年一尺长,今年始作花,即见倾太阳。


朝朝与暮暮,东西逐飞光。
天清白露下,秋气忽已凉。

何限天机话未穷,翠交庭草茂丛丛。
向阳已识葵真性,长养还须花信风。
反舌无声夏欲穷,野蒿满径闹芳丛。
名花移植根犹浅,未许柔苗战乱风。
台上牡丹子离离,台下又见开蜀葵。
花品贵贱有差等,容饰简约无蕃枝。
轻绯素练纷两列,似与牡丹为媵妾。
绰约佳人淡薄妆,天真自恃不熏香。
低头无语娇尤甚,更着新翻浅色黄。
娇黄新嫩欲题诗,尽日含毫有所思。
记得玉人初病起,道家妆束厌禳时。
倾心小圃阳初照,束火中庭雨不沾。
袅那腰支浑欲舞,好令韩偓赋香奁。
紫晕成丹景,黄敷缀绿幢。
何因女冠子,却近老僧窗。
织云制粉,裁霞剪彩,倚醉嫁熏风。
池馆胭脂,芳堤景色,半入画图中。
丹青何处非烟雨,点缀忒精工。
娇黄无力趁芳菲,待得秋风落叶飞。
空有丹心能就日,年年憔悴对斜晖。
眼前无奈蜀葵何,浅紫深红数百窠。
能共牡丹争几许,得人嫌处只缘多。
野栏秋景晚,疏散两三枝。
嫩碧浅轻态,幽香闲澹姿。
露倾金盏小,风引道冠欹。
年年废圃我葵放,浅紫深红艳若何。
一丈高枝花百朵,被人嫌处只缘多。
倾心知向日,布叶解承阴。
空侧黄金盏,谁人与对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