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仙衣曳紫练裙黄,天遣清臞胜国香。
月上小窗寒影动,不禁风味恼刚肠。
凌寒不独早梅芳,玉艳更为一样妆。
懒著霓裳贪野服,自然仙骨有天香。
轻明最是宜风日,冷淡从来傲雪霜。
积雪愁阴久不开,为怜花冷故徘徊。
凭君琢句留金蕊,待取霜风送月来。
几岁岩扃独自开,何人立马为徘徊。
只因坡谷传佳句,惹得寻春使少来。
一点轻明照雪开,六花惊妒亦徘徊。
清香不在江梅后,底事全无驿使来。
为爱凌晨细细开,谁人伴我独徘徊。
朝阳满树无尘滓,寒雀惊窥欲下来。
甚欲陪君酒瓮开,寒侵病骨却徘徊。
不辞更琢金仙句,图得抛砖换玉来。
只恐幽花取次开,哦诗忍冻几徘徊。
莫猜野服风情浅,解把天香暗里来。
长伴南枝带雪开,浑无蜂蝶去徘徊。
可能熟识金仙面,只有诗人日日来。
不管江梅妒杀人,壶中日月已先春。
恰如姑射神仙子,野服高闲物外身。
的皪光明色照人,枝头已有十分春。
我惊唤作菩提树,为是如来幻化身。
山麝时时暗袭人,蔷薇露湿满枝春。
若教粉蝶知音耗,应怨韶华枉误身。
日暮天寒倚竹人,淡妆别有一般春。
紫橐深贮香无限,金缕初裁稳称身。
黄姑侍女两三人,散作名家不嫁春。
仙桂飘零篱菊尽,香容付与雪中身。
袂剪黄罗亦可人,君诗剩觅小园春。
最怜丈室铜瓶里,独对维摩似病身。
点缀何曾待化人,密房琐琐暗藏春。
定应昔与江梅友,惹得清香尚满身。
此花清绝似幽人,苦耐冰霜不爱春。
蜡蕊轻明香万斛,黄姑端的是前身。
金相玉质旧同科,暗里清香万斛多。
绝俗风流宁不似,调羹功用竟如何。
少镕蜡泪装应似,多爇龙涎臭不如。
只恐春风有机事,夜来开破几丸书。
芦遮曲岸天,竹碎沙滩月。
榜人乘夜渡、呼声捷。
严寒堕指,百丈迎风折。
画楼人醉烛高烧,滴在寒枝蜡未消。
蕊撇打莺金弹滑,花悬驱雀彩铃摇。
歌儿戏拍供檀板,妆女轻裁贴翠翘。
霜铺鸳瓦茸茸白,红日破寒舒晓色。
小枝斜傍碧阑干,光透香融娇欲滴。
缘何便证紫金容,胜妙从来众香国。
灵根何年离众香,色相全似金容黄。
晓姿荧荧炫寒月,夜气耿耿凌风霜。
天真何曾资外饰,坐笑涂额夸宫妆。
忍冷冲寒破霜萼,为报春园行灼灼。
黄轻正欲金波助,斜抹寒梢转檐角。
香随风远自析宴,岂待嗅芳方辟恶。
枝头疏蕊吐檀心,借日娇黄色浅深。
却倩红梅来作伴,要看明玉间良金。
旦评人物尚雌黄,草木何妨定短长。
试问清芳谁第一,蜡梅花冠百花香。
孤芳移种自仙家,故着轻黄映日华。
举世但知梅蕊白,不知还有蜡梅花。
雅淡精神,铅黄未洗,犹带残妆。
春艳一枝,鹅儿颜色,染就纤裳。
月移影转南窗。
仙人作令梅花村,雪香日日披泉源。
烟霞十载卧云杜,千株万株写梅园。
我来奔车汉水曲,却笑灌园机不足。
纷纷红紫虽无韵,映带园林却要渠。
谁遗一枝香最胜,故应有客问何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