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朱火荧荧向夕流,林间一叶忽惊秋。
风来野渡闻渔笛,雾敛晴天见蜃楼。
艳爱芙蓉开幕府,香怜杜若老汀洲。
千骑骎骎赴郡初,曾迂旌旆访吾庐。
天边谁识郎官宿,门外空回长者车。
劝酒樽罍应引满,题诗屋壁是亲书。
少小乡关振大名,武夷山翠落门庭。
郎君近折仙人桂,伯氏高分处士星。
城郭辽东应改易,芝兰谢圃自分馨。
再入蓬丘席未暖,飘飘又建隼旟行。
交朋莫惜河梁别,乡曲初期昼锦荣。
竹箭波声随一棹,斧柯山色对双旌。
登山复降山,仆膝良已酸。
出溪复入溪,仆衣未尝干。
嗟余久羁旅,囊橐亦已殚。
分开平绿渡寒溪,溪外垂空日脚低。
城郭重重随望远,峰峦处处与云迷。
穷通默定非难识,劳逸时闲太不齐。
首夏三衢诸涨发,西安县前江可怜。
乱流涌树忽失岸,高浪卷花时近船。
大地且忧及昏垫,巨川欲济那洄沿。
喜君得内徙,身已到三衢。
暂免尘埋足,遥闻雪上须。
烟云供草圣,岩壑助诗腴。
闽山粤徼借澄清,何事褰帷复此行。
岂谓季公蒙毁誉,转令黄霸著功名。
縠溪船上千家渡,姑蔑旗搴百丈城。
高士龙丘里,儒衣一少年。
旧书知石室,宿草问江烟。
乌柏千村树,黄梁几碓泉。
南楼兴不浅,斗酒本无期。
意气一相值,风流今在兹。
信安秋入柝,姑蔑夜搴旗。
巑岏岭势矗仙霞,阻遏妖氛建虎牙。
障日丛篁劣容骑,连云列戟不通鸦。
居人乱后惟荒垒,巢燕归来止数家。
乌巨山前谈实谛,江郎岩畔逗真机。
白虹示灭知何处,去采山桃又不归。
山上风花山下飞,花飞欲尽山翁归。
归来亦自忘行迹,但觉满地红依依。
馀花更惜随春去,溪上游人山下路。
隔年一见北双金,尽放虚怀酒盏深。
山好故萦留别意,滩忙聊滞欲归心。
枫庭王命何能缓,梓里亲恩未可禁。
清和如玉粹如金,尺丈难量器浅深。
治郡不惭循吏传,封章真抱古人心。
歌翻襦裤欢何极,刑示蒲鞭辱不禁。
岐路论交自有神,使君高谊薄秋旻。
天涯臭味元同姓,海内文章属几人。
何日关门占气色,且随堠吏望车尘。
半生作事可天知,夜必焚香告所为。
云外高祠山水绿,青天琴鹤日相随。
晓月催征棹,溪喧浪不平。
雾笼岚变幻,滩急水纵横。
曲岸苍烟黑,遥山堠火明。
倦客睢园远,迎家越绝长。
聊甘督罚掾,羞比入赀郎。
汗竹书縢密,炊菰宴具香。
岸上横生脉,平林一里溪。
众船寒渡集,高寺远山齐。
残磬吹风断,眠禽压竹低。
宦海足风波,汹涌百态动。
更嗟为郡难,一木支桡栋。
利害秦越瘠,谤讟邹鲁鬨。
海上游子归,江上片帆挂。
此行异寻常,侍母得情话。
骨肉五六人,贫困不知惫。
使艖才拟过三衢,咫尺常山又驾车。
流水有声浮舴艋,好山无数插芙蕖。
身轻不惮行程远,才薄惟惭历仕初。
侵晨鼓棹发三衢,南去常山百里馀。
坐引清风生枕簟,闲消白日在图书。
山桥旆扬催沽酒,蘋渚舟来唤买鱼。
从此不婴尘世网,尊前花月兴偏赊。
官舟稳坐春溪涨,一出闽关即是家。
秋晚山城别驾临,水清石净万峰深。
风回祥凤轻千仞,日转甘棠爱寸阴。
吾道百年皆此地,斯民三代复何心。
数里衢东郭,望望清献祠。
愿言舣君棹,载诵东坡碑。
赵子不可作,江水清涟漪。
应供何来此,囊书谒紫宸。
清闲频赐对,止观久谈真。
恳谢兰袍宠,恩颁宝字新。
挥麈论天幸此同,酒杯共笑夜炉红。
共须速了公家事,相逐西湖泛暖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