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木落天晴山翠开,爱山骑马入山来。


心知不及柴桑令,一宿西林便却回。

谪辞魏阙鹓鸾隔,老入庐山麋鹿随。


薄暮萧条投寺宿,凌晨清净与僧期。


双林我起闻钟后,只日君趋入阁时。

胸中荆棘费锄耘,正藉幽寻暂解纷。


不尽长江来画玉,半空飞阁对凌云。


昏昏横霭凭轩见,杳杳疏钟隔岸闻。

贪睡能无起,挑灯强未残。


舂声忙野店,月色澹柴门。


又踏黄尘路,前追红叶村。

将谓如庐阜,因迂数里行。


问俱无古迹,来等慕虚名。


借榻眠难熟,逢碑眼暂明。

十地初心在此身,水能生月即离尘。


如今再结林中社,可羡当年会里人。

东林大禅苑,殿阁杰以雄。


西林乃律居,僧房小玲珑。


泉流庭庑间,宛转如鸾龙。

湖上秋来雨气深,买舟容易到西林。
青山好处看不尽,白鸟一双穿柳阴。
孤凭水阁坐斜曛,七级浮屠压暝氛。
慧永祠空依晋树,率更碑古宿唐云。
自听远鹤情偏逸,谁策羸骖趣不群。
地分连寺树,径掩隔墙苔。
破屋无僧住,深秋有客来。
号猿归秃树,饥鸟立香台。
庆云桥北西林寺,郁郁青莲控白龙。
时有渊明寻酒社,今烦支遁振宗风。
钟声远撼二江浪,塔影晴摇九朵峰。
西林古塔势凌霄,是我门庭碧玉标。
归马尚悬□五堠,行人先指读书巢。
峰头雪霁日初升,扶策西林问上乘。
高阁残经千劫火,空山孤塔几传灯。
青莲旧迹谁为主,白鹿曾游不记僧。
传衣今北秀,驻锡小西林。
握手鼎相别,敲门踵见寻。
温颜尘外礼,软语法中音。
下走长呵道,前驱疾唤航。
足赢黏履淖,头羡飐巾霜。
涧浅桥梁废,村深道路荒。
觌面江干千尺像,一州胜处说西林。
雪涛欲验青衣涨,步转云堂向后寻。
八水空怜翠欲浮,西林胜概委荒邱。
鹫宫半没祥光杳,狮迹徒存猛气收。
游客无缘瞻宝树,寺僧犹自说灵湫。
渡江送行人,我行亦清兴。
草木春路赊,斜斜复整整。
独造此宝坊,深稳庭宇静。
忆昔嘉州岁已周,西林僧舍未曾游。
可怜遥见如图画,竹箐南边露寺楼。
超然峰头秋气清,廓然堂延秋月明。
我乘清秋弄秋月,中有所感思冥冥。
峰势凌苍穹,上有烟林封。
竹翠苔花绕槛浓,此亭幽致讵曾逢。
水分林下清泠派,山峙云间峭峻峰。
怪石夜光寒射烛,老杉秋韵冷和钟。
回廊折旋绕空阶,暗想翻霜泻峭崖。
蕙带客寻经远涧,麻衣僧引到高斋。
流分晓月光难驻,响入清琴韵易谐。
寺古径偏曲,僧稀山更幽。
昙花如笑客,瑶草不知秋。
风细炉烟袅,云开塔影浮。
松门入法堂,留宿就绳床。
长老玄言简,空山药草香。
一灯衔石壁,片月隐岩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