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娄子城西枫乍肥,使君轩盖有光辉。


行从父老攀青雀,坐引湖山入紫微。


两地总深吴会福,一溪偏失杜陵依。

秋半南屏景更饶,六桥新水碧于醪。


社中名胜推三雅,湖上诗篇斗两高。


客重王孙骄自得,操成司马兴逾豪。

一时江左擅风骚,遂使湖山应接劳。


花坞乱扶卿月上,筚门孤掩客星高。


纵呼陶令愁难入,不学苏生醉始逃。

吴兴使君清且尊,时复钱塘领画幡。


月夜小维浮玉岛,花朝已踏涌金门。


官移西北天双戒,家傍东南水一村。

李侯嗜学古,馀事皆远屏。


昂昂鸾鹄姿,岂与凡禽并。


捧檄来南州,初识浙江境。

迂愚与世违,深渺方自屏。


萧然岩壑心,不与馀事并。


澄湖武林西,风物非尘境。

君似南高妾北高,两峰相望梦魂劳。


兰桡欲渡风吹转,身在莲中立不牢。

宸章璀灿丽湖轩,映带烟波羽卫屯。


山入御筵青未了,草迎跸道绿方繁。


暮巢鹤敛云间翅,远寺僧归月下门。

拂曙度严城,兰舟或且迎。


青山雾里出,粉堞水中明。


妆断倡楼色,歌绝妓航声。

圮上老人亲堕履,衡山道士共联诗。


向来此事亦多矣,我故于君了不疑。

西湖天下奇绝处,定有老仙时下观。


重来俯仰已陈迹,但见孤山烟雾漫。

十里寒塘路,烟花一半醒。


晨钟催落月,宿火乱稀星。


欹枕看湖白,开窗喜屿青。

争得才如杜牧之,试来湖上辄题诗。


春烟寺院敲茶鼓,夕照楼台卓酒旗。


浓吐杂芳薰巘崿,湿飞双翠破涟漪。

坐清昼。
记步幄行春,短亭呼酒。
怅湔裙香远,波痕尚依旧。

西湖一曲百泉通,漠漠青山绕梵宫。


故国园林秋色净,明朝风雨桂花空。


银笙玉笛清歌外,画舫珠帘落照中。

世事谁家屋上乌,重来犹认旧西湖。


风帘隔岸自高下,烟寺前山半有无。


野水菰蒲飞属玉,夕阳栏槛唤提壶。

昆明灰出海扬尘,老去英雄白发新。


宫阙崔嵬千里月,楼台牢落十年春。


血流杜宇悲游子,梦断梅花忆故人。

满目湖山恨,凭栏泪雨挥。


泉寒龙已化,云尽鹤犹飞。


楼影摇波乱,钟声隐岫微。

一幅西湖画,谁将淡墨挥。


水浮孤屿出,山约五云飞。


雨洞猿啼湿,烟林鸟度微。

三月吴山,记梅子黄时,几多烟雨。
载酒西泠,千顷嫩荷澄暑。
沉醉失却湖光,似梦里、断云飞絮。

送夏迎秋几醉来,不堪行色被蝉催。


身随渭水看归远,梦挂秦云约自回。


雨细若为抛钓艇,月明谁复上歌台。

昔年曾泛西湖流,君今更住西湖头。


人生多是未得往,地上有天何处求。


朱楼照影钟磬晓,画船落手芙蓉秋。

晚山青,一川云树冥冥。
正参差、烟凝紫翠,斜阳画出南屏。
馆娃归、吴台游鹿,铜仙去、汉苑飞萤。

涨西湖、半篙新雨,曲尘波外风软。
兰舟同上鸳鸯浦,天气嫩寒轻暖。
帘半卷,度一缕、歌云不碍桃花扇。

西湖雪厚冰彻底,行人径度如长川。


风吹盐池结阴卤,日射玉田生暖烟。


鱼龙穴里寒更缩,鸥鹭沙头饥可怜。

隐约湖山一点青,秋风归去阻云程。


贝宫珠阙无寻处,夜夜凌波哭月明。

苏小钱塘,想当日、烟花世界。
西泠下、美人黄土,一杯千载。
垂柳楼台歌舞歇,笑桃门巷沧桑改。

金粟前身,认得是、飞来峰石。
又听到、数声茶板,南屏挂锡。
千世界中开宝地,一袈裟里笼山色。

句漏当年,早金鼎、丹砂九转。
无人识、人间仙令,人家仙眷。
碧雾衣凉风蝶舞,红莲饭熟荷蜂幻。

世外高风,瘾君子、当年和靖。
早占却、湖天一角,水窗烟径。
残雪断桥寒著屐,夕阳孤屿春回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