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舟中见新月,烟浪不胜寒。


与问醉眠客,岂知行路难。


残阳犹水面,孤雁更云端。

青阳振蛰初颁历,白首衔冤欲问天。


绛老更能经几岁,贾生何事又三年。


愁占蓍草终难决,病对椒花倍自怜。

纤纤初生月,挂我高楼傍。


常时照欢影,今夕流悲光。


悲光正徘徊,怅望相思台。

忽见行行雁,来应自故乡。

天涯多少路,云际几乎霜。

滇水饶葭菼,禺山足稻粱。

新月似银钩,弯弯挂客愁。


相思万里外,薄暮倚层楼。

小时玉雪二尊怜,两字眉间点缀鲜。


尚记嬉游佩觿日,安知荏苒钓璜年。


渡辽难以偏师从,归鲁犹将旧学传。

宝马萦帘押。
金斗薰珠袷。
一团醉玉怯春寒,斜向红裯压。

东皇无处著繁华,亦复分张到我家。


他日老苍悲败蘖,今晨嫩绿出新芽。


秃翁承弁纤纤发,村妇萦鬟草草花。

失意荆枝滴泪频,陟冈何翅不知春。


心中岐路平如砥,天上文章妙入神。


休说宋风回鹢首,即看雷火燎龙鳞。

洗眼见新荑,空阶细雨时。


可怜三月好,已负十年期。


冷地花难种,东风柳不知。

车门一入通家刺,遂有芳飔满坐回。


骥子汗从千里见,凤毛文自九霄来。


清标已足夸庭玉,大赋真成辨楚材。

西风初别塞垣秋,迢递分飞楚水头。


客里心惊那忍见,故园兄弟更关愁。

可怜江上燕,几日到乌衣。


欲向谁家去,多应旧主非。


落花深巷小,乔木画梁稀。

一痕蟾光白昼残,空庭有人病未安。


暮禽辞树疑曙色,影落文窗移琅玕。


无聊尽日秋声聚,露重罗衣玉骨寒。

中庭秋影又经年,节序惊传巧夕前。


一井西风梧叶信,满溪凉露稻花天。


多情宋玉偏工赋,晓事扬雄晚尚玄。

小立江风见蜀船,绣旗朱幔鼓声喧。


问言何郡客新到,知是故人吾欲颠。


芸里简书真昨梦,菊边卮酒是前缘。

老觉宾朋日日稀,故家言语转依违。


百年以往自兴废,千古其间谁是非。


江左风流徒可想,山东豪杰竟何归。

几处天边见新月,经过草市忆西施。


娟娟水宿初三夜,曾伴愁蛾到语儿。

弦月纤纤照马蹄,竹书犹把署中栖。
沟前垂柳穿林影,禁里新莺过水啼。
缇骑纷随秦苑北,朱旗深护汉宫西。
春霖弥月客行难,此夕停车暂倚栏。
纤魄已能披宿雾,微明尚觉带馀寒。
霜浮鹊彩晴犹湿,雨蚀珠胎影未完。
落霞残日罢空楼,月挂黄昏破客愁。
天上幸无封拜事,谁教蟾影曲如钩。
虚亭结构美,驿路带垣斜。
山芗含晚翠,池响集春蛙。
官荷已偃盖,僧蔬欲架花。
至元癸巳春,二月三日夕。
陈子使交州,弭节丘温驿。
云开林影明,出门看月色。
元鸟初飞扑去船,风前一见绝相怜。
问巢尚隔云山外,衔草初逢杨柳边。
自笑主人如梦里,何时孤客到堂前。
最喜看新月,秋来眼倍舒。
疏钟人静后,小雨晚晴初。
遥隔帘笼瘦,幽含花气虚。
暗魄光微露,长空影暂流。
蛾眉初二夜,蟾窟一痕秋。
客路惊时序,亲庭动别愁。
满林黄叶肃霜天,挑尽残灯未得眠。
无限心中隐忧事,又看新月挂天边。
燕飞妆懒整。
细思量、双栖还让恁稳。
屏间翠鬟隐。
也占楼居福。
借清幽、卢家堂畔,香巢小筑。
翠剪红襟多点染,毛羽不堪谐俗。
月色久不见,朦胧此夜悬。
清光如有待,纤影自堪怜。
玉笛朱门里,春灯紫陌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