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几年劳梦想,今日慰登临。


况入芝兰室,又闻金玉音。


与君连夜语,尽我一生心。

闻道山中客,年来鬓欲皤。


静便三径小,贫觉一身多。


且喜诗无病,从教睡作魔。

天厩马,神龙姿,目如明星耳如锥。
拳花鬉毛云陆离,扬鬐掉尾赪虹飞。


天厩马,闲且骄,絷以青丝勒以鏣。

故乡未解识清容,却在金陵阙下逢。


中禁曾分斋钵饭,上方时叩讲筵钟。


一帆细雨迢迢浦,半塔斜阳霭霭峰。

万人拥坐听潮音,宝刹曾迂玉驾临。


佛法晓敷三藏秘,帝恩春及九原深。


钟山坐处花频雨,练浦归时树欲阴。

香山居士美如玉,亭亭秋水开芙蓉。


承恩长揖紫宸殿,飞锡遥挂乌石峰。


散花天女绕经阁,出海神龙闻讲钟。

大展三衣古道场,真人高拱殿中央。


曼陀雨散天花落,薰陆烟生石乳香。


纚纚风雷飞讲舌,耽耽龙象绕禅床。

万叠匡庐紫翠开,太平宫馆即琼台。


九天使者云间下,五柳先生社里来。


杏树春阴浑满院,桂花凉露不盈杯。

娱老林房世路赊,尘埃飞不到袈裟。


西湖草木虽同土,北寺烟霞自一家。


静敞白间翻贝叶,闲输赤仄养椒花。

夫君鸾鹄姿,早荫青青柯。


天风忽摇落,匿影逃虞罗。


堂堂少微翁,阔视海一蠡。

木老西天去,袈裟说梵文。


生前从此别,去后不相闻。


忍听北方雁,愁看西域云。

缚草为庵枕碧漪,蒲团长是坐禅时。


一声霹雳惊龙起,布衲蒙头总不知。

谁弹招隐操,云外伴清幽。


午夜山林月,一花天地秋。


经窗凉影淡,禅榻古香浮。

何处闲田不可耕,山头烽火水边营。


道人高卧云千顷,留取南台与鹤鸣。

达士脱名检,高人落林丘。


体性未应殊,作用终不侔。


讲师得三昧,宗学贯九流。

万丈虹霓络紫烟,笙歌清沸雨馀天。


满庭芳草翠如积,一洞碧桃明欲然。


流水引来梅坞底,春风吹到酒垆边。

有意西林寻小隐,无田东瀼可邻家。


闻师投谒不入巷,知我无人能点茶。


山色一溪连雨色,雪花十里糁松花。

曲径傍边薝卜林,蕊头朵朵缀璚簪。


经馀未把袈裟解,静嗅清香坐树阴。

树林郁茂即祗园,种药栽蔬要剪繁。


甘菊医方能疗目,频分野老瀹曈昏。

小筑垣墉缭四陲,前头即是梵王祠。


沼花新吐芬陀利,石钵溪泉献一枝。

新添野圃四无邻,扫径时时款逸民。


展席松阴谈妙觉,我来借榻或经旬。

日涉名园引兴长,绿阴多处石床凉。


花时那似今番好,翠筱娟娟过粉墙。

莴苣青青早芥红,引流分灌露华丛。


园丁采掇供香积,日日携筐向此中。

芳草池塘蛙乱啼,青松未长鹤巢低。


坡陀谁种闲桃李,玉立修篁个个齐。

蒿藜非类便须锄,菜甲青青小雨初。


更待明年春笋出,就林烧熟味如酥。

牧闲不与世争能,云护柴关玉作层。


客到莫嫌无供养,凿池栽藕种茭菱。

幽草疏花静里看,桐阴穿膝坐蒲团。


顿除妄念机缘息,方寸无萦眼界宽。

火风假合作天亲,垂老空门哭故人。


四句偈留辞世法,一龛灯照坐禅身。


收来舍利藏生玉,散到天花照烂银。

师今八十玉毫荧,松下华严一部经。


可是许询都讲席,天花频落竹青青。

一卷新诗写众芳,碧云裹出白云乡。


小溪秋水蘋花外,良慰孤吟老夕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