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握手两旬许,归途千里馀。


继今难得便,及早发回书。


父祖初深契,儿孙久渐疏。

久离空向往,重见少相依。


款曲论心约,因循与愿违。


今逢声气是,但觉鬓毛非。

共饮方酣月满楼,剧谈无寐露侵裘。


此宵此景应难值,吾婿吾儿亦罕俦。


情谊浑如同一姓,风流不负两中秋。

文雅风流已足观,援弓上马亦桓桓。


不因有意麒麟阁,安得无端鵔䴊冠。


匕首久从燕赵把,刀头莫向斗牛看。

庾岭经过艳影红,折梅人去未全空。


玉环乍起流苏帐,金屋堪邻扶荔宫。


莺语似因传夜梦,客游差不负春风。

南溪白云白如练,万壑松萝对山县。


幽人结屋溪上居,稚子过庭能读书。


清流美竹秋潇洒,棐几明窗日闲暇。

况侯昔居白云中,爱写纨扇生秋风。
千岩万壑不盈尺,山桥草阁连青枫。


清溪漠漠春流急,苦竹丛深晚烟湿。

哀哀血泪滴重泉,化作琅玕出道边。


负土宗生真并美,泣林孟氏漫称贤。


人言定许孙枝盛,天道应怜孝节坚。

一门和气致丰盈,筑得幽轩分外清。


诗酒琴棋皆适意,风花雪月总忘情。


世间尘事随时应,林下高踪信步行。

同捧外台檄,怜君独滞留。


清才不可掩,高位岂须求。


马度函关晓,云开华岳秋。

郭君之舟新且美,乍入真如洞房里。


爱君兄弟义气多,与君同泛吴淞水。


外台豸绣名四方,南邻金玉夸同乡。

平生方寸间,秋毫未尝蓄。


譬之劲弓弦,力挽不能簇。


又若剡木矢,宁折不可曲。

筑得高轩配颖滨,轩中人物异常伦。


一生义气甘韦布,四海清风动缙绅。


柱倚残阳吟到景,帘钩新月醉芳辰。

道人开阁破东厢,惯看朝曦亦坐忘。


但见长时似车盖,不知何处是扶桑。


云归后崦阴无迹,水过前渠响自忙。

忆初鼓箧虞庠日,识面乃喜文章伯。


游从不觉化芝兰,交契悬知定金石。


萧条离绪十秋风,天涯等是飘零客。

大道绝群伦,古今无匹配。


张子涉其源,超然意冥会。


宴坐一堂空,乾坤皆破碎。

紫宸班退听宣麻,镇邺司徒换将牙。


到日玳筵公定喜,当年珠履客尤嘉。


赋惊閤座争观祢,乐重当时合姓车。

周郎列宿胸中罗,笔端有口如悬河。


赠我明珠六十八,一一照乘圆无颇。


我学谷梁失也短,君才士衡患其多。

我家古瓮彭亨腹,十年贮酒色如玉。


倾泻惟须老瓦盆,精器便成蛇著足。


花瓷脆薄谁能携,遣送君家保不亏。

洪都通守词华溢,汉殿文章元第一。


万卷落落蟠胸中,三江衮衮悬吟笔。


赠我玉佩联玦环,未数大鹏兼小山。

五采斓斑好毛羽,金沙石砾映毰毸。


我无御史西台望,安用一双鸂鶒来。

红颜话别浦边秋,白发同为帝里留。


璧水庸庸参末坐,春坊荦荦冠名流。


功名君且登麟阁,出处吾行具钓舟。

珍果分柑不作疏,李衡千颗直堪奴。


初尝蔌蔌泉流齿,未摘青青香满株。


可是骚人怜楚树,只应仙种自蓬壶。

东野龙钟夸白首,岩詹矍铄事清修。


胸中似有九云梦,笔下倒倾三峡流。


和我七言清有味,能令三伏凛生秋。

平生子吕子,妙语总关心。


忽得诗三百,端胜书万金。


愔愔醒睡眼,炯炯净烦襟。

五舅多道气,相过茹杞苗。


意行随绿径,情话竟清宵。


送酒飞花急,撩人鸟语娇。

清朝孝治古无伦,通籍推恩总及亲。


八秩升班惟二老,九龄拜命更何人。


春初庆席欢犹在,岁晚宸纶喜共新。

吾母年高绝等伦,痴儿何幸得荣亲。


九重锡类真千载,八座承恩只一人。


共仰外门流庆远,喜同介弟宠光新。

为亲敢说宦情轻,公退委蛇懒自营。


朝路一时偕寸进,适斋新句已先成。


圉师况复今同里,武子非惟爱外生。

东塾谈经岁月轻,外家生长复何营。


王生此舅若无有,杨恽一书安得成。


首寄新诗钦厚意,却思往事念平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