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风吹城头秋草黄,仰见鸣雁初南翔。


秋草风吹春复绿,南雁北飞声肃肃。


城下台边桃李蹊,忆初披荒手植之。

秋风几度老江蓠,鼎水眉峰隔梦思。


下走误传宣室召,上前谁进子虚辞。


东坡麋鹿同三径,西掖鹓鸾占一枝。

漫兴诗成散逸多,玉人彩笔为编摩。


四愁平子饶情兴,五噫梁鸿发啸歌。


羽猎长杨违侍从,碧鸡金马饱经过。

界天山雪净黄埃,溪上扁舟夜泛来。


匝地东风劝椒酒,山头今日是春台。

拙疏何计补涓埃,惭愧双旌去复来。


三过溪门今老矣,病无脚力更登台。

浮生渺渺但飞埃,问讯星宫又独来。


天上人间最高处,为君题作郁萧台。

东流江水鸭头春,南隔高原背驿尘。


便使滩声能怨别,此愁不独北归人。

江流东去各西行,江水无情客有情。


此地怀归心自苦,不应空枉夜滩声。

瘴海谁堪汗漫行,知君五月在舟程。


鳀人鼓鬣惊涛暗,乌鬼含沙宿雾生。


温峤已乖归阙望,张骞徒负泛槎名!


武陵溪畔桃源客,故节依然苏子卿。

天南消息近成虚,一卷新诗当尺书。


谁看坠鸢偏击棹,似闻鸣犊竟回车。

拄笏高斋日几回,西山秋斫玉崔嵬。


谁分使者连环去,却掩仙人射的来。


石作长庚悬露掌,云为阊阖倚天台。

曾忆东方千骑尊,羡君仍拥五熊幡。


城西渑水能为酒,槛外云山可作门。


避舍盖公应自好,观风季子欲谁论。

白简丹心奉圣朝,犹能清念及渔樵。


即看赪尾双鱼色,至自骢蹄万里桥。


夔子暮云应独袅,蓬婆春雪为谁骄。

隐豹斓斑不掩姿,环台琬琰有新辞。


共传邺下韩陵石,全压江东幼妇碑。


倚玉久应惭我秽,漱珠时复露君奇。

汝真秦相裔,题刻遍山崖。


处处五云色,时时千古怀。


银钩看转好,玉案报仍乖。

好胜时多尚己为,前人勤力必随隳。


所图营葺犹如是,欲树功名即可知。


昔慕先贤形藻绘,本同来哲作箴规。

留迹空山亦偶然,行云流水古神仙。


人间任作衣冠冢,不碍骑龙自上天。

云关投老。
把臂入林成一笑。
笠屐逢迎。

宝峰翠压小房栊,帘映平安候火红。


寒送落梅吹雪外,春随细柳入云中。


人情郁处多思治,天道还时只愿丰。

朵颐常逐逐,观复自休休。


静昼青竹笋,深春黄栗留。


觉圆熏穟直,梦破茗华浮。

两峰高峙玉,五亩秀含滋。


细柳未眠种,修篁方醉移。


雨将云出谷,水引月归池。

白石塘西涉涧埼,赤栏桥外转逶迤。


洞门流水千年在,古殿阴风六月吹。


叶暗乌巢秋哺早,泉流蛙坎夜鸣迟。

筼筜太守雪堂诗,花满亭台酒满池。


今日水空花老尽,一庭秋草罥虫丝。

野寺馀诗石,谁移榜县斋。
闲来得寻句,小立为兴怀。
人俗真难疗,言高不可埋。
钟声殷空山,灯影照只字。
区中无妙心,天外有能事。
消长以隆替,昏旦而寤寐。
抚我百醉诗,把此一杯酒。
水南撼霜飙,山月复在牖。
禅家话三三,伯主约九九。
浮云聚散岂堪论,富贵何如道德尊?
几见蓬莱成浅水,可堪风雨换高门?
纸图价匪千金重,手泽传能九世存。
眼见寝园成茂草,却知司马有儿孙。
联镳来过远公房,一上高楼百虑忘。
坐近虚檐同听雨,匕翻宿火自添香。
上人作供时兼酒,学士谈禅欲借床。
先公曾此驻安车,屈指年光二十馀。
老衲屡更新寺主,闲云长锁旧岩居。
寻缘邂逅山中客,感昔摩挲石上书。
晓风散微凉,阶前昨夜雨。
浅草新绿滋,佳禽隔窗语。
独坐闻皋兰,幽香度远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