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管弦邀月醉,醉后月还山。
何似千峰顶,年年共月闲。
微云元不碍,澄江影自澜。
老人不是贪乡果,为就云峰过远村。
只个荔枝休道著,欲同冰雪倩谁吞。
小舠荡桨重阴淼,二力肩舆骤雨翻。
青山白水非新故,宜月宜风亦偶然。
阅尽死生情未瞥,闲看春色觉时迁。
出岭三春百念休,溪山云月两淹留。
松花满地何人去,谁谓高年不白头。
春游老觉步行难,弟子肩舆过远山。
石壁旧坡须数转,野田新屋只三间。
犊窥僧背常偷菜,犬逐人行先到关。
乱山残雪后,病骨尚能支。
乃祖思先泽,而师爱汝痴。
春寒青黛草,烟暖白云芝。
偶共寻凉过露台,追欢更上片鳞隈。
依岩挂屋千峰顶,绕壁横空一径开。
夜静钟声从地起,月寒秋色自天来。
白头遥望万峰低,小隐何人守故溪。
去国塞鸿先我见,入门春燕傍谁栖。
河桥日落渔舟近,海树烟深村路迷。
梵王宫在碧峰头,初日迎春瑞气浮。
香散紫霞归洞壑,钟摇松响出江流。
欲看金阙参差影,共泛晴川汗漫舟。
自从瓢笠辞匡岳,不觉蹉跎又十年。
岭海云寒僧渐老,金轮雪重月频圆。
几人守猎猿啼处,十里还山花信前。
疏林斜日照纷纷,断岸长亭入暮云。
野寺无人扫败叶,寒江有客阻妖氛。
月明桥北等闲过,雁叫霜天何处闻。
竹院春深亦乍晴,青山历历水盈盈。
白云草木连沙漠,玄菟旌旗拥穗城。
人在重围风雨暗,鸟啼高树雾烟轻。
尼山有过幸人知,我又何人敢自欺。
功罪已明应共见,是非终定不须疑。
莲花出水非今日,柳叶随风惜往时。
鄂君何事减生平,岂到山中绣被轻。
国色但存兴庆白,天香犹见雒阳名。
不将富贵撩人意,故作清癯称道情。
迟迟花信费疑猜,蜂蝶空劳去复回。
杨柳低垂枝欲坠,芰荷初莳叶频开。
似嫌富贵先承座,却爱慈恩后举杯。
尽道归山山日长,半销衰病半心伤。
老成凋谢吾宗丧,少壮参商门户荒。
沉雪振衣临海众,深溪涉水出山堂。
瑟瑟西风动竹扉,关心寒色转霏微。
三间旧拟云中去,一钵新期海上归。
有时桥岸逢人立,何处江山无雁飞。
道衰知自贵,后死倍应难。
微尚因人僻,能言为汝欢。
隐甘三亩宅,贫忆半旬餐。
万山晴色沁秋寒,去住浮云任我看。
不尽登临今古意,何人林外夕阳残。
青山一半枕楼头,门对长江水自流。
烟树望中添数衲,恐惊鸿雁下沧洲。
一回风雨便淋漓,数十残僧面面窥。
大地江山同逆旅,不妨权且作船居。
一钵江南万户春,入廛须是住山人。
朱门岂有嫌支遁,白社何妨狎许询。
易见乡关他日梦,难辞师友此时身。
早春乘兴午风温,树里行人望远村。
回首忽惊新客邸,乱坡如出旧郊原。
巍然硕果吾师在,蔚尔新枝若辈存。
三老潮头暗,百花春后明。
莫频回首处,遥慰故山情。
离乱田庄旧,辛勤手足轻。
念子远行役,况复上元时。
灯火何方照,川原此夕思。
柳风吹客袂,春月映山池。
寒到惊秋尽,无云天欲垂。
道情添老大,人事暗迁移。
扫叶供烹茗,担泉先灌葵。
宝林经雨宿,声色净诸峦。
心杂辞灵运,身轻忆懒残。
水田僧结夏,金粟鸟分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