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藤萝附乔木,青青引蔓长。
叶繁拟古柏,华密傲甘棠。
自谓得所托,岂复慎周防。
南山有松柏,郁郁百千寻。
云中耸干直,岭上结根深。
饱沾雨露润,坚成铁石心。
鹏抟万里风,乃贻鸴鸠笑。
士拓万古胸,乃致庸俗诮。
曲高和者稀,谁解宫商妙。
古人重实学,今人盗虚声。
窃取糟粕馀,富贵博恩荣。
衣锦夸闾里,策肥动公卿。
荒村寒木掩荆扉,人指词臣旧钓矶。
再召长沙恩未薄,一辞彭泽愿终违。
年深颓壁棠梨长,日落空田鸟雀饥。
黯黯残云吊夕晖,高才沦落圣朝稀。
攀龙不为迟冯衍,闻鹤翻怜误陆机。
百里枌榆乡土接,一廛耕凿子孙微。
先子方盛时,名山此下帷。
才应当世用,心与古人期。
庐墓不复起,故书那忍披。
三百年来生也晚,溯洄孤棹访前徽。
阁寒藜火遗编在,床落琪花旧国非。
自昔垆头鸾独铩,只今华表鹤无归。
浊酒藜羹笑罄壶,忽闻吟诵出菰芦。
苍鬑伯业真堪羡,漫说英雄备与孤。
有客从蓬岛,还来问采薪。
竹篆坛中侣,梅魂月下人。
携将秋爽色,一濯我心神。
先生好遁藏幽谷,考槃自乐忘荣辱。
朝看黄鹤天际飞,暮见白云檐下宿。
霜后班班柿叶红,雨过青青书带绿。
宦辙还如此,羁踪那复论。
冯唐垂白首,芳草漫王孙。
一病连三月,孤斟冗半蹲。
忆客三河县,今宵忽五年。
感时瓜已熟,纪事月频圆。
后会知何地,相违况眼前。
种荷溪曲折,涨一镜鱼茵,乱点香叶。
隔浦云深,茅屋间间幽绝。
读书床最洁,正人倚、晚窗支颊。
高三十五,点染园林妥。
鸭脚鸡腔海云锁。
抱青溪宛转,略杓横堤,通小筑、中有诗翁高卧。
望中烟水萧萧,画图写出苍茫意。
荒墩断岸,孤天云树,风前掩曳。
荻渚洲横,蟹村屋小,高人曾寄。
三年一面九回肠,楼外沧尘恐又扬。
四海曾无床可坐,群书容有壁能藏。
玄黄龙战今方始,潇晦鸡鸣古所臧。
西坪高不极,中有读书堂。
一夜春风入,飞花片片香。
山光当座落,水气透衣凉。
素有林泉癖,劳劳愧未能。
饥寒余傲骨,风雨得良朋。
燕坐挥长麈,宵吟共一灯。
鸡窗独坐每邀君,继日空成不世勋。
只眼遍窥天禄秘,寸心尽照石渠文。
人夸暗室光明地,我道熙朝纠缦云。
为学如登山,来万陟者仅。
徐行必无踬,阔步不到峻。
所蔽有厚薄,开塞岂田刃。
圣人去我远,存者六籍纷。
遗迹非口授,从生观甚勤。
往往一师说,反复万口云。
一卷商量消永昼。
秋晚春初,岁月休轻负。
选胜栖床书在手。
颤白摇红,趁疏篱、晓剪霜寒花凝。
琴局笔床,雅映冷标幽韵。
高低忽乱明妆,带一片、斜阳窗暝。
陇麦渐渐满意青,只忧春旱起蟊螟。
当年人诵祷而雨,合向兹山试乞灵。
段公曾此读群书,读破应须万卷馀。
家礼一传为杂俎,稗官收拾附虞初。
读书本卫道,何以道欺人。
古害称杨墨,而今害益深。
家学今三世,儒流甫七人。
生涯元窭悴,存没几酸辛。
父干真吾责,孙枝见汝新。
芸叶满床尘梦稀,空林对雨淡相依。
闲身不与时荣谢,抱膝惟评古是非。
蕙帐风寒人未老,松门云静鹤初归。
常记吾公诲语存,岂唯抚育念深恩。
要将礼义扶门户,常把诗书训子孙。
众耳尚闻垂绝语,尔曹无负起家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