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子平生,笑尽人间,儿女怨恩。


况白头能几,定应独往;青云得意,见说长存。


抖擞衣冠,怜渠无恙,合挂当年神武门。

形骸鹤瘦复松枯,况是新霜满鬓须。


醉似在家狂道士,愚于识字老耕夫。


敢言万里封侯事,但问纵文入口无。

张公一生江海客,别余欲渡钱塘东。


镜湖湖头采春色,山阴道上梅花风。


直从明海探出日,别炼赤堇为长虹。

男儿功名在十指,只字能倾洛阳纸。


除他丞相断扫门,若个公卿不倒屣。


共道临轩第一人,蹇驴依旧踏风尘。

客有手一编,自云古周易。


纷然后人造,不出先天画。


西笑入长安,列肆坐秋色。

学道曾窥天壤意,寒儒又是膝挛人。


只言蔡泽有限寿,谁见壶丘不定身。


贵客懒迎长谢病,薄田可饱敢称贫。

人情心事古犹今,寂寞空林寄此心。


贤圣不分聊中酒,亏成忘尽一开琴。


有书终日只掩卷,无病长年亦拥衿。

殇子彭聃谁夭寿,百骸九窍孰疏亲。


若过颜氏十四岁,便了王孙一祼身。


三载滥叨金马客,几人共坐绛纱春。

本是癯然山泽士,衰年况自不胜衣。


色常带墨缘辞肉,形或如灰似杜机。


睢于久谢偕来众,蹇拙何心知我希。

仙姬环佩下瑶台,握手桃花万树开。


日暮巫山行雨去,莫教人拟片云来。

这番真个休休,梦中深谢仙翁教。
浮生幻境,向来识破,那堪又老。
苦我身心,顺他眼耳,思量颠倒。

徵书虽到门,猿鹤幸相恕。


只因湘楚游,故是离忧处。

钟鼎山林不两全,未闻富贵出神仙。


万钉宝带何须此,九转金丹未可怜。

门祇绳枢断欲穿,不关何必似枯禅。


病中厨减伊蒲馔,讲后瓶分阿对泉。


近觅壶觞长巷里,深扃笔砚小窗前。

久欲蠲诗癖,三缄渐废言。


官闲时见猎,业在匪专门。


五斗知何物,千秋用自存。

海内论骚雅,登坛几代兴。


江山留汗漫,风月竞腾凌。


工自穷应得,吟随困转增。

谓我山林气,山林别有春。
只愁悲大隐,未获养天真。
冷署分官席,炎涂逐俗尘。
野人筑屋青山底。
绿筱娟娟荫秋水。
天涯作客想江南,乞君题诗画图里。
汲古绠惧绝,植德根惧斸。
绳枢守穷贱,旦旦天境续。
防意如长城,视身等良玉。
洲蕊霏红风澹沱,池光铺练月徘徊。
乍惊醉眼生春缬,顿觉诗肠蛰夜雷。
坐看千言供刻烛,自甘百罚耻空罍。
高名迥出中兴日,大句追还正始风。
浦上珠回孤月吐,壁间梭跃五云从。
景坡堂里参差见,饭颗山头邂逅逢。
家声籍籍冠中州,健笔纵横贯九流。
三世祖孙吴郡牧,两朝人物山亭侯。
颙卬自快披云睹,衰陋空遗倚玉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