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鹗韦公子,新恩颁郡符。


岛夷通荔浦,龙节过苍梧。


地理金城近,天涯玉树孤。

竹屋茅檐三四家,土风渐觉异中华。


碧榕枝弱还生柱,红荔春深已着花。


社燕不巢南候别,塞鸿无信北音赊。

路入春山春日长,穿林渡水意徜徉。


溪环石笋横舟小,风落林花扑面香。


山鸟不知兴废恨,岭云自觉去来忙。

熊轼朱轓照野明,知君今赴象山行。


荣观共作叹嗟语,静念独伤离别情。


畏景逼人才数日,修涂计此始三程。

贤主嘉宾岂偶逢,簿书闲暇此从容。


便须烧烛供清夜,更爱联诗到暮钟。


碧汉秋高鸣两鹤,翠涛风涌落孤松。

聚首留连思不禁,不劳人奏德星临。


桂花庭馆秋初薄,雾谷帘栊日未沉。


世享谩论棋局变,宦情休叹岁时深。

鲤鱼风动橘初黄,邂逅西堂共一觞。


过眼光阴人易老,及时嘉会兴难量。


独惭市远盘餐薄,且喜官清肉味忘。

闻向君王乞象州,只贪州宅有高楼。
山西日薄都无瘴,海外风来早见秋。
蟋蟀已非今角匠,鹧鸪犹是旧亭侯。
肩舆一入象州城,野岸扶疏石路平。
山气日高常似雾,蛮风天远不离兵。
苔垣废驿榕阴满,粉堞沿江柳水明。
孔子生阙里,居不陋九夷。
象郡虽云远,王地各有宜。
疏梅香度水,瘦竹笋穿篱。
二年白玉堂,挥翰供帖子。
风生起草台,墨照澄心纸。
三年文昌省,拜赐近天咫。
山川空历历,舟楫更迟迟。
落日江如练,清秋鬓欲丝。
孤云晴自远,独鸟晚多疑。
丈席即之温,终身佩一言。
栋梁失安定,山斗惨韩门。
恸矣心丧重,凄然手泽存。
义重人谁及,高风有古人。
己田分友子,黎事保羁臣。
抱负耕莘志,依稀陋巷仁。
家学存斋授,渊源自晦庵。
魁文行海内,师道重天南。
衔未冰条一,州才刀梦三。
晓承恩命出皇州,棹发通津万里秋。
浥露芙蓉迎去旆,经霜杨柳带离愁。
云连五岭蛮烟合,夜度三湘瘴雨收。
南浦祖筵开,骊歌将阕。
彩鹢乘风江上发。
便道乡关,山水应增秀色。
都无一物作生涯,坊巷萧条有几家。
料得寒梅应怅恨,满城开作寂寥花。
古城荒莽枕沧洲,地僻天高草木愁。
老吏短衣迎马首,蛮郎赤脚拜沙头。
逢春乱鸟啼无断,傍午岚烟湿未收。
一片荒山锁瘴烟,黄茅千里断还连。
蛇蟠古洞潭生毒,蚓结春沙水似涎。
鼓角喧天人送鬼,松灯照屋夜防蚿。
西风吹鬓落尘沙,偶向天涯漫忆家。
九日登高凭绿酒,一年归兴负黄花。
爱名偶尔同陶令,落帽忘怀想孟嘉。
水寒山瘦雁来天,发短皮枯客老年。
有酒莫虚时节过,无诗其奈菊花妍。
象台月好留光景,龙石风高洗瘴烟。
山荒溪曲鸟啼频,日午层峦锁瘴云。
城市近知官有法,峒蛮甘与兽为群。
杀人有约偿牛马,疗病无医扣鬼神。
一封书奏触天威,万里徒行出帝畿。
始得明时来谠论,岂知薄命堕危机。
身同季弟辞兄去,女抱婴儿伴母归。
伏马总为刍豆谋,孤忠嫠纬不胜忧。
事当言路官无小,理未安时心肯休。
千古纲常增砥柱,一身去就等虚舟。
清名传播到黄支,直节宁忧赵氏危。
虎尾蹈时都不畏,象台到日大为奇。
是行廊庙人皆怍,所过山川鬼亦知。
知公不怕鬼门关,直气横干清禁闲。
雕嘴明知林甫毒,鲠言要与澹庵班。
一身渠任黄茆里,千古名标青史间。
须贾之罪发可数,张仪之辨舌空存。
以身藏怨今如此,不死投荒感上恩。
殊俗若为投缓急,故交何处问寒温。
三年客殊方,荣悴不堪说。
迢迢家万里,奄奄命一发。
使君古丈夫,兴哀在缧绁。
鸡号更五点,众星尚煌煌。
残烛半吞吐,宿酒疑在亡。
碧井阴修梧,林疏月汪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