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宋时西湖有三贤祠两:其一在孤山竹阁。
三贤者,白乐天、林和靖、苏东坡也。
其一在龙井资圣院。

青萝太史赤城仙,祠墓东西近接连。


江汉炳灵迁谪地,乾坤正气革除年。


华池澹伫沧浪水,柏寝寒通雪岭烟。

病久不到此,荒祠草上阶。


阴晴连日异,闽越几年怀。


夜梵潮三丈,春酥雨一街。

两公才力尽骅骝,俱得东南第一州。


易湿青衫江上泪,难禁白发海边秋。


此生名字依然在,晚岁功名亦未酬。

节孝公然当祀典,千年香火见斯人。


莫由贵子能为地,却信穷儒自致身。


标榜令名贤者位,追陪诸老德之邻。

黉宇祠堂塑像新,两朝邦伯间邦民。


没身不朽缘何事,异世相知自有人。


梅魄鹤魂招处士,松心凤咮吊累臣。

殷仁周寿缺圆形,释宝仙清笑乞灵。


何限台阶隆爵位,谁堪鼎足并仪形。


岁寒臭味松梅竹,乾象光芒日月星。

谢傅青山志,羊昙旧见招。


千秋馀版椠,孤榭托云霄。


弦望何时合,杜蘅今已凋。

正气冲融自一家,宦情儒墨共根芽。


身因世故归民社,道为时谋重圣涯。


千古寒光流夜月,满天馀彩漾晴霞。

诗云景行止,不朽立三尔。


我观宋室贤,投荒接踵肩。


未能召寇老,安得天下好。

宿雾初牧好景开,觉山临夜有碑来。


四贤后地无分别,司马行窝御史台。

双眺银河落九天,合流隔断彩云边。


天华别在黄龙上,两栋茆椽一缕烟。

国家往往艰难中,搢绅节义扫地空。
靖康有一忠悯公,建炎独有唐侯忠。


唐侯爵位何曾隆,身居行伍侪罴熊。

我昔尝读黄绢碑,长叹越国无男儿。


孰知种山山下水,千载有此一段奇。


呜呼哀哉蔡孝子,风烈远过恢与羁。

安定先生贤矣哉,一时高第俱英材。
诜然达者播廊庙,贫贱亦足光蓬莱。


会稽吴君更超绝,至今士子犹能说。

庙祀新裁日月悬,千秋舆论协名贤。


高风惨淡三君列,大典荧煌八邑传。


俎豆并陈丹雘底,旌旗同曳翠屏前。

丰碑大字极誉扬,并祀渊明与狄梁。


宇宙事皆吾己分,君臣义亦本天常。


休官彭泽当存晋,取日虞渊合为唐。

列仙始自许箕公,上国尊贤典礼隆。


三十九人裁信史,百千万祀纪清风。


衣冠文物流传盛,花柳亭台曲折通。

东坡政绩踵香山,梅下韬光独养闲。


一样清风无异代,三公遗像有生颜。


竹亭画鹤衔芝老,石鼎蟠蛛炷柏悭。

天留一会在乾坤,忽忽于今迹已陈。


啼鸟有情空认我,青山无语欲留人。


泉因到石声终别,棋或旁观着亦神。

晨兴发铅溪,珠露凝未了。


丰茸忽升长,生意知多少。


低头谢九崖,巧语留双鸟。

远地龚黄岂乏材,化工未始异培栽。


若为一样甘棠树,红杏日边相映开。

一凤南飞一北翔,海天异代接孤芳。


胸吞云梦波涛阔,文演丝纶日月光。


累帙有谟摅悃赤,一生多口任雌黄。

离鸾别鹊两沉冥,肠断庐江焦仲卿。


不见虎丘南畔月,至今常为小姑明。

庙貌壮千秋,英灵托一丘。


藻蘋无俗客,香火总名流。


白骨化已久,清魂吟未休。

八代斯文振,全闽雅道尊。


精灵同不灭,显晦未须论。


权自操吾党,名非藉子孙。

新祠劳仰止,神理定非遥。


五世应难斩,千秋永不祧。


像从诗外想,魂向赋中招。

俎豆隆殊典,山林更有光。


诗真传在世,没果祭于乡。


身后荣如此,生前困不妨。

青州名迹半荒凉,只有丛祠古道傍。


百代英魂随水去,一方遗泽共山长。


秋来废苑甘棠老,春到空阶碧草芳。

重新祠宇祀三贤,鼎峙千秋香火缘。
广拓烟波江汇外,清留柤豆月湖边。
香升蘋藻神昭洁,乐奏承平礼告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