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滩下肥过滩上鱼,罨中泼剌诉流初。


冰鳞触损烹无及,玉箸殷勤食有馀。


三月乱随西水下,九江争向北山渔。

甘滩最好是鲥鱼,海目山前味不如。


丝网肯教鳞片损,玉盘那得鲙香馀。


多惭食饫先王母,敢恨尝新后老渔。

故人有弟凤城居,门外寒塘洗药馀。


苔色冷含丹嶂影,花光晴出绿天书。


香鲥正美樱桃颊,紫荔兼来翡翠墟。

逍遥自是至人心,仙梦虚无物化深。


出茧三春为凤子,如轮五色向花林。


千年蝙蝠徒为尔,一夕蜉蝣亦至今。

自来南楚好才华,祖述风骚始宋家。


渔父歌声同缥缈,接舆辞采共纷葩。


湘江水冷长含雪,巫峡山多易变霞。

萧萧秋气满枫林,一片离忧托素琴。


好色只知神女丽,微辞难得大夫深。


玉钗罗袖徒为尔,秋竹幽兰不忍侵。

风高气肃水泉清,憭慄增人志不平。


海燕翩翩频失影,山蝉咽咽早无声。


生悲楚地元多怨,死恨秋天不肯明。

秭归乡里满梧楸,宋玉悲深此地秋。


枻影依依渔父在,砧声隐隐女媭留。


泪成玉米田何处,身别龙门夏已丘。

一代离忧写未央,无穷芳草在文章。


骚经自可为诗传,逐客繇来是楚狂。


风雅再教高弟变,童蒙先拾大夫香。

天生芳草作衣裳,词赋还争日月光。


楚水兰荪从此盛,巫山云雨至今香。


三闾尸谏因同姓,千载魂归为哲王。

萧条草木变衰时,秋气悲哉汝更悲。


感梦空劳天帝女,招魂不返水仙师。


三闾哀怨多高弟,南楚荒淫总寓辞。

无端宋玉始悲秋,萧瑟长令异代愁。


楚国大夫多丽则,湘累弟子更风流。


美人不向离骚取,神女频从梦寐求。

黔娄未老已甘贫,莱子初衰始暖人。


婚嫁少完须大耋,酥醪多酌望长春。


先寒塞雁衔霜苦,欲曙天鸡唤日新。

年高但愿似慈亲,白首长为膝下人。


六十未同蘧瑗化,九旬应返子桑真。


方刚帝与经营力,未老天留问学身。

明年四十发苍苍,得见庭闱珠浦傍。


绝塞归来依妇子,先人事业在农桑。


山中蝴蝶为纨扇,海上离支有玉浆。

罗浮蝴蝶有洞穴,天蛾吐丝白如雪。


千丝万丝作一茧,仙胎只为凤车结。


终日缠绵如有情,变化一一通神明。

芙蓉一朵一丹丘,紫翠长含一片秋。


太守殷勤是山水,闲同上客弄轻鸥。

礼加徐孺动南州,政暇还同烟水游。


鸾鹤只知能啸咏,一声寒作碧天秋。

天光日与水沉浮,清绝湖风不待秋。


吹尽七峰珠斗影,白云不使镜中留。

中湖山作七螺浮,势截牂牁上下流。


石笋中通多地道,东西穿出大龙湫。

翩翩白鹿夹车游,自得神君岁有秋。


谢眺最宜山水郡,金波丽句照炎洲。

参差水杨柳,中有夭桃然。


绿将红作里,花与叶争妍。


千千分巧笑,一一作春眠。

垂柳与行人,依依为好春。


无能系骝马,只解作花茵。


吹笛且容与,出关应苦辛。

记诵今年少,生书问不知。


无师陶氏子,失学少陵儿。


乐有非贤父,遗安及幼时。

交谪寻常事,忧心且自宽。


贫知终窭好,富识可求难。


仲子妻犹饱,黔娄妇未寒。

家学曾何有,从儿懒读书。


义今存不仕,计只好为渔。


我已三冬少,谁还万卷馀。

梅庄清绝处,两代养亲园。


鸡黍多人客,莺花亦子孙。


贤兄凤池去,令弟鹿门存。

五十又馀五,生生数所期。


南枝犹有待,春色不妨迟。


硕果羲皇物,瑶华姑射姿。

流年频假我,天意似相私。


已少无闻日,犹多大过时。


绿交山桔叶,红亚海棠枝。

五十不如人,蹉跎又五春。


无言能学易,所喜未违亲。


萱草烟初暖,桃花雨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