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翻翻联联衔尾鸦,荦荦确确蜕骨蛇。


分畴翠浪走云阵,刺水绿针抽稻芽。


洞庭五月欲飞沙,鼍鸣窟中如打衙。

云卧衣裳冷。
看萧然、风前月下,水边幽影。
罗袜生尘凌波去,汤沐烟波万顷。

隆冬凋百卉,江梅厉孤芳。


如何蓬艾底,亦有春风香。


纷敷翠羽帔,温靘白玉相。

中流泛兰枻,望彼嘉树林。


落日荡野水,浮云生夕阴。


游鱼恋芳藻,好鸟鸣幽岑。

洛浦娇魂,恐得到、人间少。
把风流、分付花貌。
六出精神,腊寒射、香试到。

冰肌绰约态天然。
淡无言。
带蹁跹。

汉江露冷,是谁将瑶瑟,弹向云中。
一曲清泠声渐杳,月高人在珠宫。
晕额黄轻,涂腮粉艳,罗带织青葱。

电阙驱神骏,铁棰起痴蛟。
木鸣山裂盛夏,白昼野魖号。
急上瑶庭深处,为问龙君何怒,抉破古天河。

宋史记中堪列传,菊坡门下岂无人。


弹文惊世频登阁,散发从师懒著巾。


岭海一星元属李,古今全笔总归陈。

往年植处倚苍岏,曾蔽秋苔两席宽。


别后不因贪水宿,儿孙那得许萧寒。

诗卷寻常要往回,今朝却怕此诗来。


只缘快读清凉语,返觉林居有世埃。

火云空际正巑岏,漫瞰平湖百亩宽。


叶叶是风根是雪,一窗因尔忽生寒。

春去论年卒未回,溪头传信却先来。


绿笺展尽全无字,此语何堪谕俗埃。

冷淡不生桃李径,只将素艳伴红梅。


冰清玉润檀心炯,日暮天寒翠袖回。


似倚兰舟并桂楫,羞称金盏共银台。

赣江不可极,双注碧云中。


出峡几千丈,青天垂玉虹。


系船沙碛雨,挂席石潭风。

玉女琼姬暂谪居,水中无可与为徒。
莲花固与六郎似,贞女终轻贱丈夫。
高固难为太素容,卑还恶紫又羞红。
柔黄软白交相混,色一归于正与中。
与水相蒸暖盎春,湘妃洛女是前身。
乘风香气凌波影,挑弄眠冰立雪人。
会逢青帝欲回春,先与梅花清路尘。
自别其衣黄一点,示吾不敢与兄均。
藕池秋夜静沉沉,月上层霄分外明。
影透青苹游鲤散,光临红蓼睡鸥惊。
金波荡漾微风度,玉鉴澄涵碧水平。
缭绕长堤傍舍东,千章绿柳袅春风。
乍经树杪晴烟散,细拂林端暖气融。
蔼蔼柔条低弄影,轻轻柳絮乱飘空。
南窗静启理瑶琴,拂拂薰风入座清。
十指依稀鸾鹤舞,七弦恍惚凤凰鸣。
梅花奏处清吟骨,白雪弹时绝俗情。
园居东畔有渔矶,独把丝纶趣不稀。
两岸烟霞长作伴,满川鸥鹭尽忘机。
兴来高咏沧浪曲,心静偏宜水月辉。
绕舍茫茫百顷田,深耕应可乐尧天。
绿蓑二月西畴雨,黄犊一犁北垄烟。
荷锸长吟过柳外,蒸藜炊黍饷林边。
清流如带环幽舍,潇洒无尘趣自多。
月上一团凝素练,风生四面蹙青罗。
竹间自有通门处,柳暗翻疑无路过。
翠痕染露。
占曲渚遥滩,惯宿鸥鹭。
冷穗蘸霞,密缀星星红黍。
疾风吹雨回江城,橹牙呕哑潮欲平。
客居喜无人事撄,相与环坐临前楹。
眼中水怪状莫名,出没沙觜如浮罂。
水晶宫阙云母軿,列仙夜宴晓未阑。
万妃倚竹翠袖寒,捧黄金杯白玉盘。
劝酬未足云中欢,天门叫班奏祥鸾。
明珠久合蚌中生,何事鸿头亦炳灵。
襟护重重殊袭复,星分颗颗倍晶明。
一车奇谤嗟成误,十斛平量换合成。
冰雪胸怀七泽姿,纤纤舞袖学双飞。
袢襟应念人间世,灌顶何如山上芝。
荷叶巧偷鹦鹉背,莼丝密缀燕雏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