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生孤僻本无邻,老病年来益自珍。


肯对红裙辞白酒,但愁新进笑陈人。


北山怨鹤休惊夜,南亩巾车欲及春。

携妓东山去,春光半道催。


遥看若桃李,双入镜中开。

雨暗三秋日,泥深一尺时。


老人平旦出,自问欲何之。


不是寻医药,非干送别离。

大将上兵符,军容备扫除。


恭惟陛下圣,方采直臣书。


忽报分司去,还寻入幕初。

有越逾千载,何人不宦游。

向来惟一范,真足壮吾州。

高躅今谁继,先生独再留。

却说孙权要索荆州。
张昭献计曰:“刘备所倚仗者,诸葛亮耳。
其兄诸葛瑾今仕于吴,何不将瑾老小执下,使瑾入川告其弟,令劝刘备交割荆州:‘如其不还,必累及我老小。

且不言天神围绕,大圣安歇。
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,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,与大徒弟惠岸行者,同登宝阁瑶池,见那里荒荒凉凉,席面残乱;虽有几位天仙,俱不就座,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。
菩萨与众仙相见毕,众仙备言前事。

而翁衣绣肃南都,玄武湖头剑影孤。


有子联芳如二宋,传家应不愧三苏。


鹄立兰台同进卷,雁行枫陛听传胪。

局促吟壶,屏却声闻,别是一天。
念离巢鸥鹭,逢场杯酒,飞空欠舄,问渡无船。
惨澹风云,抢攘岁月,警讯犹惊呜咽传。

教铎分持客棹轻,青年文采属徐生。
会稽山水占鹏运,建业衣冠起鹿鸣。
殷序暂为丁祭主,汉庭终拟甲科名。
错指长云怪石尤,海天回首是瀛洲。
飙轮未会三山驾,文笔先题五凤楼。
到手锦标堪一笑,临岐红烛且须留。
吴郎自负知何似,一落荆南便十秋。
夜榻偶然同举酒,春风几处独登楼。
名场接轸分胡越,剑气中宵看斗牛。
仙客辞萝月,东来就一官。
且归沧海住,犹向白云看。
猿叫江天暮,虫声野浦寒。
道风高迈素知名,诏率同袍上玉京。
梵教宣扬超古昔,圣恩弘济及幽明。
祥云尽集瑶花舞,甘露朝凝宝树荣。
柳条不肯系春光,返棹天台饯别觞。
青眼早深知己感,白头犹是爱才忙。
湖堤草色催新夏,驿路蝉声到夕阳。
西湖续会许相从,闺阁咸钦大雅宗。
我岂能诗惭画虎,人言此老好真龙。
竹声当牖凉三径,云气深潭幻一峰。
银屏一夜金风细。
便作中秋意。
碧天如水月如眉。
伊谁汲井旋埋盆,喜见荷钱点浪纹。
小立不妨人解佩,闲眠应有客书裙。
未饶灵运吟春草,端忆长庚醉暮云。
薄施铅粉淡梳妆,小巧风流恁也强。
矫欲比花还解语,艳将凝雪却生香。
轻轻笑个情偏重,短短歌儿趣自长。
百花无色鸟无声,别有春风不世情。
月避婵娟沉恨海,云迷清响下悲城。
苏州隔座肠应断,司马当樽眼更明。
纷纷红紫眼中过,一点春风趣自多。
矫艳不容花比貌,清高宁许雪齐歌。
风轻和气生帘幕,云暖幽香入绮罗。
扁舟行渡浙江滨,湖上风光已漏春。
为报稽山民吏道,邑丞今是悟空人。
手折蟾花第一枝,又乘官舰赴春闱。
江峰晓梦湘灵瑟,云锦秋裁织女机。
紫电早催龙尾化,绛霄行见凤毛归。
四十臞仙鬓未班,谭经海上看青山。
曹江齑臼漫难读,禹庙梅梁去自还。
叠嶂晓晴诗笔锐,平湖风定酒船闲。
涧水连云向洛流,怀山秋树瑞光浮。
关城风景还依旧,几见群英此胜游。
悠悠十年别,惚惚一梦中。
故人已白发,相对一病翁。
日短语不尽,潮生舟复东。
早携数幅过山隅,明日诗情各有馀。
案上罗文如已少,金花银叶也堪书。
几时曾买建溪芽,小箧深藏品必嘉。
豫约今朝狂醉后,须烦同泛一瓯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