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世事苦纷纷,村墟寂不闻。


穿林拾蝉蜕,隔浦数鸥群。


摇落初飘叶,高舂未散云。

荒耽诗句枉劳心,忏悔莺花罢苦吟。


也不欠渠陶谢债,夜来梦里又相寻。

半似枯禅半似痴,也无何虑与何思。


偶看清晓双双蝶,飞遍黄花一一枝。

殿墄涂丹九齿长,珠帘伏奏近天香。


已传乐职来西蜀,更就清斋得太常。


夕燎烘庭思结佩,晓兰薰俗滞华阳。

书枕悠悠自小康,何须断送脚尘忙。


屏心云气山开画,树里檐声雨满堂。


名利可怜鸡有肋,神仙只累鼠拖肠。

檐前落叶拥高秋,谬使人推隐者流。


背有微暄念天子,手无漫刺渎诸侯。


老知丝竹殊堪赖,远为儿孙未免忧。

明姿靓服严妆乍,垂手亭亭俨图画。


女伴当窗唤不应,还疑背面秋千下。


娇痴小妹忽惊啼,懊恼春宵睡似泥。

君子人欤,豹变嶙峋,其文赤斑。
想卦爻占得,剥肤灾近,上池饮后,伐髓功完。
吸露身轻,攀霞痕在,色界曾留第几天。

葆光悟老子说,游仙续景纯诗。
木钻可使石透,盘水犹严手持。
贪夫孜孜为利,烈士汲汲徇名。
谁似先生元尚,名标七宝宫城。
永夜朝元骞树,萧晨晞发扶桑。
妙处本来一贯,何异心斋坐忘。
残编幸出坏宅,滴露何能阐微。
万古圣贤心法,未饶西竺传衣。
学仙宁复华念,为士苦畏四邻。
铁弹茅茨何在,两翁心岂违人。
三关中隐玉阁,七言味在蕊珠。
妙得养生真诀,善刀四顾踌躇。
专气如婴儿相,观心得宿命通。
认取无声无色,了知非瞽非聋。
观空得舍筏喻,示病无散花天。
从渠幻起幻灭,我自燕处超然。
夙予抱微尚,漫仕遂浮沉。
决去不复疑,甘以投华簪。
春天动使星,空谷发跫音。
圆象无停运,日驭转西陆。
原野多归人,翩翩共驰逐。
念昔居闲曹,未老先纳禄。
日出旦气清,斋祓趋行宫。
周阹夹驰道,大帐垂穹窿。
鸣鞘下霄汉,别殿临薰风。
信宿憩虚馆,平明玉堂开。
微风散灵雨,阶戺无纤埃。
良会秩初筵,芳醪湛樽罍。
扬帆越江淮,河水来活活。
吕梁扼其冲,石芒殊峭拔。
溯河柁忽摧,度洪缆遽绝。
药案常行鼠迹尘,花枝闲结胆瓶春。
病馀不放吟诗乐,别久重如识面新。
鹦鹉茶香分供客,荼蘼酒熟足娱亲。
轮蹄周岁掷流光,人事况逢重感伤。
两度还家双泪眼,五年薄宦一湖湘。
萧然驲舍残更梦,都向溪头度岭长。
三年泣血卧樵苏,今日之行为别吾。
庐墓早曾闻汉代,乘车始觉过成都。
春城寒食孤灯夜,午岭薰风万里途。
三年泣血卧樵苏,今日之行为别吾。
庐墓早曾闻汉代,乘车始觉过成都。
春城寒食孤灯夜,午岭薰风万里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