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白牛溪上负苓翁,华发萧然碧两瞳。
坐拥诗书忘永日,醉吟花柳又东风。
王侯宅第烟霄外,泉石交游梦想中。
少小辛勤壮欲休,著书拌得是穷愁。
怀人屡阅经年札,借地新成对月楼。
烟渚棹过妨宿鹭,晚畬锄遍学归牛。
古碑无字绿苔封,犹有初唐词客踪。
海燕惹香贻补阙,夜珠流月鉴昭容。
明河京国空翘首,寒食驩州诧贯胸。
池上栽成竹一区,凉云不断荫相俱。
人逢子敬停花屐,客胜公荣弄酒壶。
自喜平生嘉迹似,共夸终日鄙言无。
隔江屯坞自孙吴,犹记孤军出此涂。
阅十九年如梦觉,历千万里几驰驱。
月沉荒垒马横塞,风卷寒沙雁宿芦。
拙句惭先刻,佳章幸继游。
褒题逾八字,传咏入中州。
舍馆仍增丽,时炎倏变秋。
北城鲜人事,颇称幽人居。
四邻各无营,出入相于于。
近有学佛子,筑室于城隅。
人日肩舆度晓峰,长松偃蹇倚晴空。
几年不见根如铁,老境重来鬓似蓬。
独树未须夸老杜,五楸那复论韩公。
石镜宁堪对,芙蓉不是花。
险中多虎迹,平处少人家。
曲六蛇行迥,攲危鸟道斜。
禾黍中原似掌平,先贤风俗有馀清。
折腰五斗平生负,笑煞书生禄命轻。
舍北散闲步,秋原见烟树。
水边得一村,彳亍斜通路。
临流几人家,时于竹间露。
投老归来幸未迟,菊丛犹剩两三枝。
可怜看到平西日,不是寻常堕甑时。
天衢十二大树春,楼前结彩移嵩岷。
游人衮衮去不已,街头雪泥踏作尘。
骀它馆中好古士,纷华过眼轻浮云。
昔予有行迈,辱赠猗兰辞。
今我复来游,重贻黄鹄诗。
兰以喻芳洁,撷佩正所宜。
肃肃奉常署,高门敞天街。
群英谨邦祠,先事戒洁斋。
我时过其舍,值与众客侪。
自我伏田里,三驾游上都。
其谁肯来顾,莫与夫子如。
久积疏野抱,况兹病薾馀。
颍川今古贤豪多,后生继者为谁何。
吾交曼叔少挺出,力自树立非由它。
潜心直欲到圣处,论议不避况与轲。
旧题尘暗小楼间,花鸟庭空白日闲。
鸟自不鸣花自落,客愁何得不相关。
鸡鸣出东邑,马倦登南峦。
落日见桑柘,翳然丘中寒。
邻家多旧识,投暝来相看。
西泠掩涕读遗编,此日经过更惘然。
未到三湘先赋鵩,虚占八桂有衔鳣。
曹溪人去传衣地,鲁国经成绝笔年。
锦城之东山培塿,突起伽蓝压山口。
入门气象颇不凡,在昔规模定非苟。
黄绢碑词着眼看,青州老衲知名久。
篱边芍药晚妆红,色映蔷薇醉靥同。
一径绿阴凉燠半,数声啼鸟雨晴中。
山居君得幽人趣,野眺予无隐士风。
枉用飞泉注,无田可种苗。
火沈樟脑灶,风入苎麻寮。
木石依山鬼,烟尘出洞獠。
不挹风猷二十年,天涯沦落看腾骞。
若无大故休遐弃,唁我何方早著鞭。
未见古人心已倾,扬鞭何惜一朝程。
自惭病忘非多忘,傥逐班荆即负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