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可惜荔枝红易落,佳客不来山鸟啄。


红稀绿暗掩荆扉,茶熟香清思旧约。


何人江上驻扁舟,惊起沙边闲白鸥。

林下何人共入林,宗雷乘兴许相寻。


当机慧业苏张辨,出袖清风李杜吟。


花时恰好花边坐,世谊难忘世外心。

曾留丽句在丹霞,词客登临羡作家。


一去篮舆谁继轨,重来粉壁见笼纱。


程门剩有齐腰雪,潘县添栽满眼花。

春风门巷薜萝阴,大悦溪边水石深。


久别乍惊儿女长,老来犹见弟兄心。


残枰懒向花间覆,旧梦多从醒后寻。

月出平湖积水空,上方仙梵隐花宫。


似闻薝卜林间雨,总是芙蓉浦外风。


有客题诗先我到,向僧分榻几人同。

为文驱虎思文敏,不谓于今虎昼号。


白额前山食人脑,可无周处斩蛟刀。

文敏曾祛太庙祠,一时祛去广人疑。


如今妖怪寰区满,争得斯人一扫之。

大拽今重过,江山记我无。


云开列嶂秀,石峙一峰孤。


吏卒送迎异,舟车来往殊。

宋有中流柱,三人吾所钦。


青山遗此庙,终古厌人心。


月到厓门白,神游海雾深。

大渡河边蛮亦愁,汉人将渡尽回头。


此中剩寄思乡泪,南去应无水北流。

拂曙青丝榼,提携潞水东。


为寻芳草色,重到大槐宫。


老干排丹壑,疏枝碍碧空。

草展荒凉辇路开,牡丹花谢已葑苔。


苔钱不买春光住,枉了衔花鹿又来。

策马度庾岭,复登文献祠。


祠宇枕石壁,山水争献奇。


鸣禽当丝竹,古柏罗阶墀。

大庾经行谩记春,眼看花柳几番新。

不辞白发犹为客,只恐青山也叹人。

去马来牛南北路,风餐路宿利名身。

吏民俱困市廛小,鸥雁相呼湖海宽。


蕃息谁能力耕凿,弦歌依旧好为官。

南连沧海北长江,庾岭分明迫上苍。


唐相为谁开此道,涧松犹自领年光。


货通南土诛求尽,泉界红梅去任忙。

佳气茏葱紫翠间,人家百万绕钟山。


新河亦似知形势,流入龙江第一关。

看铜仙泪冷,黑子灰飞,才过僧寮。
便似山河渺,听黄垆俊语,淡酒须浇。
片红漫点花信,来去锦尘抛。

川游不停息,雨集有满除。


卓哉鄹鲁叟,即兹验功夫。

湖上荷花五月凉,水心亭馆昼收香。


狂来借手传鹦鹉,俊发教人唱凤凰。


零落翠盘风雨后,凄凉歌扇水云傍。

古郡荒凉半水波,昔贤名迹亦何多。


沙丘望断秋风冷,荷芰飘摇满御河。

重携竹杖访禅栖,钟磬无声鸟乱啼。


只履乍逢归竺国,众香今已指曹溪。


幻身自昔终于灭,住世虚传得大齐。

大鎗岭下马频挥,大柳冈头客渐稀。


烈火燎原虓虎避,疾风惊草雉鸡飞。


山回转觉邮亭远,月下先愁驿路微。

雨后晴沙不作泥,路回深巷忽闻鸡。


黄交稚菊栽初盛,绿上新蔬剪未齐。


尘外画缣谁布景,眼前诗橐好分题。

释子期相过,清斋开石房。


鹿驯方听法,院静忽闻香。


塔下慈云护,林间慧吹凉。

横浦关门下,秦时塞上沙。


高楼吹玉笛,片片是梅花。

柰何山色牵吟思,旋被江声破睡魔。


吟思睡魔两相战,谁知马上有干戈。

两山如伏猊,波面忽引首。


江形若瓢然,此山乃其口。


往读西归志,一一未深剖。

昔年南去入梅关,今出梅关又北还。


瘴疠偶然全朽骨,梅花不必笑衰颜。


泉探卓锡寒松底,碑读荒祠荔子间。

积雪天欲晴,山深雾犹拥。
大包谁缔结,架壑一何耸。
崖倾石路仄,峡束惊波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