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春今岁两中和,信道韶华定较多。


二月半头花已尽,脱空日月退还他。

捣蓝作雨两宵倾,生怕难乾急放晴。


一路东皇新晒染,桑黄麦绿小枫青。

单车一节又行春,敢为观风惜病身。


只是担头无櫑子,枉教唤作踏青人。

出了长干过了桥,纸钱风里树萧骚。


若无六代英雄骨,牛首诸山肯尔高。

绵山恨骨已寒灰,尽禁厨烟肯更回。


老病不禁馊食冷,杏花饧粥汤将来。

头上高垂碧玉盆,谁将漂絮尚残痕。


青天幸自秋江样,须惹三丝两缕云。

岭花袍紫不知名,涧草茸青取次生。


便是常州草虫本,只无蚱蜢与蜻蜓。

吾行十馀里,未有一人行。


不见炊烟起,唯闻野水鸣。


日轮山罅出,露点草头明。

离乱溪山愿已违,旧游烟树认还非。
暮潮渔鼓喧江市,落日僧钟出翠微。
路断故园犹入目,途穷吾道一沾衣。
千岩秀处是家山,东望重江未可还。
今日马头逢翠阜,且垂鞭袖一开颜。
巍峨石壁障中流,深结亭楼小洞幽。
屋傍千峰淩日月,门环一水亘春秋。
种松渐老龙鳞色,解绶时从栗里游。
白头重到故人家,境是人非起叹嗟。
三径未荒陶令菊,四时长放庾郎花。
林风光动藏莺叶,溪涨痕生宿鹭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