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中年怕踏长亭路。
便自有、离愁苦。
一自送君趋幕府。

数载相违天一涯,抠衣今喜拜京华。


情深屡劝吴江酒,冰结难回汉渚槎。


揽胜歌诗千首出,御寒裘褐几重加。

文采风流玉署仙,重游惊见岁华迁。


匡时力可兴周礼,报国心惟祝舜年。


千里客怀良月夜,一尊行色冻云天。

蓟门人和石城歌,相隔迢迢路几何。


云绕暮江南去远,沙飞寒吹北来多。


冰衔又署新宗伯,鼎族无惭古泰和。

鸣佩朝来出建章,天时将复地中阳。


华夷祝喜同嵩呼,南北京应比汉疆。


礼局旧文存杞宋,祖筵新曲度伊凉。

章城西畔启离筵,冠盖纷纷下集仙。


马首红尘犹昨日,镜中华发几流年。


行当绿树飞霜后,归及江梅破腊先。

凤函称庆自南宫,犹记经帏旧献忠。


翰苑文章思陆贽,天官丰采说姚崇。


来乘彩鹢瞻南斗,去拥轻貂畏朔风。

画舫临江振旆雄,使君万里谒重瞳。


尚方赐舄凫今入,司隶飞章马正工。


去听禁钟秋色里,行随御柳晓烟中。

何幸一身老,亲逢三世贤。


文章吾已尽,阀阅尔能传。


归剑光生夜,层楼影插天。

萍蓬天外忆罗浮,客路风霜感百忧。


孤鹤唳穷千里月,断鸿声彻九江秋。


时情漫道同云薄,往事都教付水流。

真修绝故乡,一衲度暄凉。


此世能先觉,他生岂再忘。


定中船过海,腊后路沿湘。

笔阵词锋六馆推,南宫两战未登魁。
何蕃再省名逾重,维翰重升志不灰。
飞鹢秋分滕阁雨,化龙春听禹门雷。
清朝师席重成均,圣主临雍召讲臣。
三老鸠筇分御席,诸生虎幄侍文茵。
经纶遇主陈车马,冠带圜桥领搢绅。
旧京拜命入明光,国子新衔系奉常。
天上夔龙虞礼乐,日边桓马汉宫墙。
两都模范归山斗,异代风流并洛阳。
春风未结和羹子,腊月先开带雪花。
折赠一枝随马去,馀香犹在野人家。
别驾之官去,都门秋未阑。
黄花含晓露,白雁逐征鞍。
万里云山迥,孤舟暮雨寒。
万里云霄一束书,问君此去意何如。
要将姓氏题高第,便把文章搏美除。
竹叶杯深浮绿蚁,桃花浪暖化神鱼。
鹿苑开鸿妙,龙宫閟象玄。
间关来几译,披发露双诠。
梵学传皆正,华文润乃全。
东周离黍先亡雅,南楚崇兰又变骚。
上下汉唐观体裁,古今李杜擅雄豪。
青林晓日鸣双鸟,碧海秋风钓六鳌。
圣德隆千古,皇威奠九廛。
金门颁凤诏,玉节使龙编。
博雅资专对,才华属妙年。
无言得官晚,墨绶自为荣。
列宿郎官宠,馀春乡国情。
花添制锦色,江助酌泉清。
御堤杨柳已成阴,别酒胡为不尽斟。
军国自劳公整顿,江山谁与客登临。
黎民有望江东路,黄发重驰魏阙心。
别思惊千里,荣途重外台。
萸香离席起,梅萼到时开。
驿路旌摇轸,津亭剑烛台。
出处均忧乐,虚怀付爱憎。
鹠睛无夜蚤,骥尾有栖蝇。
远寨依深竹,层崖络古藤。
匡济还髦彦,殷良旧应箕。
羽仪才自老,声利志全微。
乘传将威柄,濡毫摘化机。
巴蜀封连堠,牂牁入徼西。
仰攀南斗近,遥瞩楚峰低。
溪浊人悬瘿,泥融马涩蹄。
燕山二月杏花开,千树万树御城隈。
柳条新发夹长路,祖筵却傍黄金台。
台下独策征车去,东风日暮起飞埃。
蓬莱宫阙五云间,天上群仙集佩环。
珥笔每同花下散,玉珂时听月中还。
清秋幕府芙蓉静,白日门屏獬豸闲。
否泰今犹昔,兼攻弱逊强。
天兵多奋迅,邻国半凋伤。
士马仍吴土,簪裾蹑汉疆。
羡君初拜职,嗟我独无名。
且是正员尉,全胜兼试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