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遥遥去舸新,浸郭苇兼蘋。


树列巢滩鹤,乡多钓浦人。


虹分阳羡雨,浪隔广陵春。

忆昨天子明光宫,谁其荚者字文通。


黄金骨起骏马色,白羽手却妖狐风。


往日百身不相借,此时尺地难为容。

土伯九约嶷其角,陆海峥嵘咨吞啄。


方壶之仙诉天帝,欲扫么么还碧落。


霹雳衡驱白日变,此辈精灵坐销铄。

久羡江淹笔,仍扳陆贾车。


别怀唯尔赋,新论是谁书。


鸠署残星外,羊城明月初。

柳江在城南,清接黔中水。


瓯骆一都会,诸蛮所纲纪。


太守汝多才,文武为张弛。

西湖不近上林隈。
问江梅。
定谁栽。

为郡称先子,承家气益豪。


少年乘五马,何夜梦三刀。


天入黄河迥,云开华岳高。

少小尚英奇,高谈与众违。


久穷才信命,远客合思归。


箪食非无乐,京尘误入衣。

时事不可愿,还家方自由。


看山一长啸,饮水亦消忧。


林竹通邻里,陔兰洁膳羞。

六朝台榭好山川,丞相遥分造化权。


两府规模遵故事,二南风什听新篇。


平反庶狱棠庐外,约束诸侯玉帐前。

芙蕖满地水浮空,不意江湖入望中。


独把一杯送归客,可怜羁思满秋风。

使君刺太平,问讯太平治。


太平本无象,人心平即是。

百壶春酒照华筵,曾是荆州识面年。


问竹敢劳中散驾,看花频系孝廉船。


峥嵘斗色双钩堕,粲烂虹光四壁悬。

祖席骊驹唱未停,河桥寒色晚冥冥。


高天六传飞函谷,隘地双旌出井陉。


雨雪苍茫南北路,星河明灭短长亭。

玉瑶分自海仙奁,藜腹新来约束严。


入手颇忧穷鬼捩,收涎已绝老饕餍。


何妨带甲归庖惯,相与调珍助齿甜。

八月秋深江水清,月明朱舰趁宵征。


郎官湖上风云合,黄鹤楼前洲渚生。


持鉴棘闱方伯召,扬旌沙路郡侯迎。

豫章城外发春帆,西望岷峨落日酣。


故国蚕丛随地迥,浮云鸟道与天参。


政行定布秋官令,赋就多逢蜀客谈。

翩然归兴不吾留,应为高堂念远游。


数日语离良作恶,几时书到得无愁。


白沙翠竹千山晚,朱实黄花万里秋。

冢司方慎选,剧县得英髦。


固是攀云渐,何嗟趋府劳。


楚山迎驿路,汉水涨秋涛。

几人夸咏雪,不如柳一绝。
几家说渔父,不如柳两句。


天阴岁晚寒江空,玉花四合为鸿蒙。

相与十年亲且旧。
一笑天涯携手。
霜际寒云逗。

百粤风烟陆贾游,风流那似此归舟。


高名万里燕台月,客路三春白下楼。


解事鲁连还负气,重言季布自堪俦。

忆昔归田友麋鹿,雪里寻梅踏瑶玉。


巡檐屡作杜陵笑,穷路几为步兵哭。


忽逢绿衣鬓如云,歌舞醉人睡昏昏。

上苑归来十六年,青山相对各无毡。


道林说法非吾坐,绛帐谈经觉子贤。


举世不为寒畯地,先生未改腐儒天。

吾事方如此,诸儒说更多。


高明俄已竟,广大日无何。


意远身仍近,人同已易讹。

一语动愁思,良朋能几多。


相持看鬓发,容易隔山河。


旧学纷疑信,新功废琢磨。

闻说宣城郡,名家聚德星。


因君诣京阙,如我到门屏。

十年别去蜀川路,万里相逢庾岭阴。


年齿幸同怜我老,宦途暂屈惜君深。


莫轻南海烟岚地,总是东坡旧墨林。

长歌去路遥,遥遥去何处,枫桥与断桥。
两岸梅花五更月,布帆吹去风翛翛。


啸傲山水前,岂遂称豪贤。

隆替理之常,仕进难固必。


在事寡尤悔,于心孰欣戚?


从来黄甘里,先庐颇完葺。


虽非大哉居,亦异环堵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