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土朝监郡,郎官逼上台。


剑留章水别,云绕帝城隈。


玉辇中天降,金门午夜开。

摧坚陷阵事徒劳,缓辔何人夸锦袍。


始信封侯非力致,频看鸡割试牛刀。

牂牁南去剑峰攒,云净秋空立马看。


盐铁且拚今日醉,天涯回首是长安。

思州新剌史,为别意何长。


职贡通南海,声闻过越裳。


凿蹄怀折坂,刷羽忆朝阳。

重宣恩诏向穷边,蕃落依稀似昔年。


酋长拜迎张绣幌,羌姬歌舞散金钱。


葡萄夜醉氍毹月,騕袅晨嘶苜蓿烟。

玉关迢递塞云黄,西涉流沙道路长。


山绕高昌遗碣在,草遮姑默废城荒。


闲听羌笛多乘月,暗卷戎衣半带霜。

曾驱宛马入神京,拜命重为万里行。


河陇壶浆还出候,伊西部落总知名。


天连白草寒沙远,路绕黄云古迹平。

昔日荐雄文似者,汉廷待诏胜登瀛。


玉炉香霭春袍湿,使节光添昼锦明。


朵朵楚云遥吐彩,萋萋江芷总含荣。

春入平原桃李新,官斋犹似洛阳春。


蓝袍碧水清相映,俱是瀛洲作赋人。

春日春杯春色晓,春衫策马动春云。


燕山春树眇何许,一路春风日送君。

石头城下住经年,乡路重寻谷口田。


千里客愁淮水上,三山归兴海云边。


故园松菊陶潜宅,旧日才名郑老毡。

豸锦乌纱不老仙,闲来西浙览山川。


风神绝似难兄美,庆泽钟于令子贤。


对酒未听天竺雨,孤帆又挂剡溪船。

南浦楼前鼓角鸣,朝天人着绣衣行。


晴波浩荡鱼龙舞,迟日光华草木荣。


一载平反无愧色,千年遗爱有贤声。

相门才子吴中彦,袖挟天风遍九围。


万里好山吟不尽,满船明月载将归。


陶潜径里香醪熟,张翰江头晚稻肥。

远送邦臣下大荒,只携书卷与琴囊。


回瞻北极歌商颂,坐对南薰操越裳。


万里皇风清海宇,中原人物见星凰。

鸟啼花发媚皇州,袖拂东风去莫留。


客计不知归路倦,乡心应念倚闾愁。


百年门第天伦重,万卷诗书世德修。

幸无风雨窘重阳,且唤龙丘倒菊觞。


糜样交情愁隔阔,酒般归兴笑奔忙。


郎君足下云霄近,阿母堂前日月长。

南来数骑,问征尘、正是江头风恶。
耿耿孤忠磨不尽,惟有老天知得。
短棹浮淮。

楚天摇落霜风早,山色依依江渺渺。
洞庭水寒帆影孤,雁声正在衡阳道。


君不见屈原憔悴贾生夭,遗恨至今犹未了。

人而有常德,古人良所贵。


乃有陈明府,其如斯所谓。


予常察之久,得之辞与气。

惟昔号能吏,在公勤严明。


挟兹来共理,教化日流行。


堂堂陈汉州,所至树风声。

礼乐诗书一世英,碧油青鬓二难并。


惯看词翰流三峡,剩有精神驱五兵。


暂向坤维聊镇抚,却归天阙致升平。

四海繁华一蜀都,君王谋帅意渠渠。


百城赤子烦摩抚,一代长材获展舒。


玉垒倚空充屏翰,铁衣如洗护储胥。

我昔场屋计,夜傍读书萤。


开卷啖公文,如味五侯鲭。


今年触热来,著脚湘山青。

皇天生人物,千载非偶然。


冲和兼万人,始得一英贤。


夫君乃其人,人一己百千。

重寻漫壁认题名,十五年来一梦惊。


谁料今朝携客至,却成此地送君行。


桂阳卧治真谈笑,鲁史遗编赖发明。

陈侯少有场屋声,岁在壬午联荐名。


晚年倦游安里居,君亦怀绶归家庭。


齐年连姻更同社,臭味相与如弟兄。

与客出西郊,送子之南旴。


子为名父子,才器真璠玙。


乃翁老从臣,循吏追两都。

闻说巴陵好,楼高占古城。


湖光千顷白,山色一螺明。


赤壁沈沙戟,苍烟老树精。

垂上青云去,如何乘贰车。


轻为千里别,时寄几行书。


剸剧才无滞,传家学有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