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滇茶故不易得,亦未有老其材八十馀年者。
朱文懿公逍遥楼滇茶,为陈海樵先生手植,扶疏蓊翳,老而愈茂。
诸文孙恐其力不胜葩,岁删其萼盈斛,然所遗落枝头,犹自燔山熠谷焉。

畴昔金门看选贤,一星终矣半英躔。


谁怜蛮府清池句,不著南山捷径鞭。


作者七人茅瘴地,肃霜九月菊残天。

逍遥楼上望乡关,绿水泓澄云雾间。


北去衡阳二千里,无因雁足系书还。

晦节高楼望,山川一半春。


意随蓂叶尽,愁共柳条新。


投刺登龙日,开怀纳鸟晨。

长榆息烽火,高柳静风尘。


卜征巡九洛,展豫出三秦。


昔是潜龙地,今为上理辰。

在昔尧舜禹,遗尘成典谟。


圣皇东巡狩,况乃经此都。


楼观纷迤逦,河山几萦纡。

风急松涛满古城,感时临眺若为情。


黑云只合催诗赋,微雨那能洗甲兵。


岭外山川多旧垒,楼头笳鼓入边声。

百雉雄城象郡开,凭高吊古共徘徊。


烟深八桂迷秦树,草暗三江失汉台。


庄叟逍遥空说海,颜碑剥落半藏苔。

谁道宜人独桂林,依然炎赫欲流金。


催科暗洒疮痍泪,祷雨愁听鼓角音。


九万抟风堪扇暑,三千击水即为霖。

我有同声偶,宛彼天南隅。


十年旷色笑,万里违音书。


坐逢越方人,跪问今何如。

吾土一登楼,凭高豁四愁。


雁曾开岳色,鹏自涌沧流。


岸霭蒹葭散,江星睥睨浮。

五马郊原问俗行,登台秋色倍澄清。
倒听木叶穿林下,坐见烟光抱郭平。
帘卷西山霞未落,窗衔东海月初生。
出郭陪幽赏,临高望故山。
桑麻驯雉地,烟水钓鱼湾。
舄欲淩风起,车留载月还。
未尽登高兴,深樽正可亲。
篱花初满径,秋月更重轮。
野俗看仍朴,康谣听转新。
尧山举目见于墙,群玉森森拱巨梁。
一幅画屏罗伟观,两诗银笔冠当场。
沙平鹭立秋无尽,月冷乌啼夜未央。
书舍大如斗,烦暑苦郁蒸。
危阑俯长江,晚来试一凭。
披襟待明月,坐爱风泠泠。
幽抱凭谁写,高楼试一登。
天边双鸟白,烟外数峰青。
岁月淹王粲,莼鲈动季鹰。
逍遥留古迹,胜景浩无穷。
雾锁山城市,烟藏水府宫。
峰峦霄汉外,栋宇画图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