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孤身十载客都城,白社双林讳姓名。


授馆不为他日计,解衣真出故人情。


翘材必定延枚叟,宣室终须记贾生。

官属邃中书,朝班高太府。


陈卿棹臂去,偃仰一茅宇。


临池看鱼乐,坐树听鸟语。

西湖波浪还佳色,风物悲人老可惊。


游接竹林公对叔,梦迷春色我思兄。


酒沽鹦鹉杯行尽,诗傍蟾蜍研立成。

莲社老僧随幻去,蓉城学士也难寻。


三毗尼地无生死,一刹那间有古今。


不向空王抛世法,却从初地寄乡心。

树杪招提郭外村,端明遗偈镇山门。


高僧夏腊何烦计,前辈风流可重论。


谒罢只知词客贵,觉来真让法王尊。

华筵阿母下瑶台,彩服仙郎试老莱。


鸾诰旧从天上降,蟠桃新出海中来。


酿分禄米恩波注,锦簇官衙寿域开。

星昴呈祥,山川钟秀,果然生此真贤。
精神莹澈,秋水共长天。
况值西风初起,中元过、七日凉先。

肯驾缇屏入古樵,熙春山更绿岧峣。


人如第二泉清冷,路亦无多秋泬寥。


碧色玻璃供笑语,黄云䆉稏入歌谣。

发策无双动紫宸,班条新贰两朱轮。


窅窊仙桂天香重,蔽芾甘棠俗化醇。


驷马同荣归蜀道,二龙齐跃出云津。

衰病何堪治邺台,贰车犹喜得高才。


方资庖刃投虚利,忽怆瓜时及代回。


别袂醉分云共惨,去涂尘寂雪初培。

灵祠躬祷极伸虔,唯恐愆阳病晚田。


不恨高楼空宴月,却欣丰泽入民天。


且歌多稼将栖亩,莫赋嘉期动隔年。

亭馆萧然古岸头,园林虽雅背清流。


感时堪惜芳菲过,拖病须从祓禊游。


归舰逆风乘醉去,落花随水带香浮。

谈天终日口澜翻,来乞清甘醒舌根。


满座松声闻金石,微澜鹤影漾瑶琨。


淡中知味谁三咽,妙处相期岂一樽。

数刻又移半日闲,倚楼朝雪正怡颜。


委蛇原色苍龙甲,宛转城阴玉带环。


曾是茵凭偕出处,聊于木雁得中间。

三百纵横事不平,古今仙俗判昏明。


已居胜势谁前敌,独暗机先误必争。


寥落寒星天欲晓,稀疏过雁雨初晴。

冬雪并今早两回,无风韵腻白皑皑。


麦根得润萌芽绿,瘴气逢寒雾露开。


官为劝农知我喜,心缘爱客望君来。

河北扼虏要,定武承其咽。


分道宿劲兵,望之为中权。


朝廷倚注地,择用须材贤。

紫垣之东藩,群宇合四翼。


天家积图史,编简何万亿。


介之才艺选,此地典文墨。

行父须生公相家,修洁不类在纨绮。


岂惟浩荡爱古学,实亦纵横晓时事。


孟州之民尔何幸,一旦得此贤半刺。

群居五百日,日日如初见。


一日忽远别,能不成怆恋。


人生三万日,光景若激箭。

晴霞照西城,漠漠卷宿雾。


高空缭危磴,此乃君去路。


吴蜀向万里,上马初一步。

前年为郡得陵时,不谓其州陋如此。


萧条官宇岩岭上,零落民家坑谷里。


西城初入已可厌,窃谓岂堪余所止。

月为太阴精,石亦月之类。
月常寄孕于石中,事理如此何足异。


天地始分判,日月各一物。

众人庵尽圆,君庵独云方。
君虽乐其中,无乃太异常。


劝君刓其角,使称著月床。

胡侯外补来钱塘,所居之山名凤凰。


不知元本发何处,蛇颈鱼尾盘高冈。


婆娑欲下大江饮,万里一息头低昂。

石林荦荦森座隅,激水注射成飞渠。


寒音琤然落环佩,爽气飒尔生庭除。


主人清标自可敌,底处胜概为能如。

那用招秋,休言推暑,风自薰兮。
问谁解当初,识公来处,月明碧落,旆卷青霓。
千丈长松,起人生意,冻芋寒瓜空满畦。

公才过人其倍十,词艺即今谁跂及。


万卷收藏富编集,诗人阃域称优入。


西州书生学穿执,朅来东游为丝粒。

一梦惊回四十年,升平楼下听胪传。


共攀玉兔月中桂,认得铜驼陌上仙。


忽遇旗旄行县邑,先驱貔虎访林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