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许令宫前旧卜邻,铁符传得尚如新。
一弹指内三千仞,八百仙中勾几人。
上界风云回羽节,空江雷雨泣蛟神。

西岩寺里云巢子,不到人间几十年。


杖锡野猿迎路侧,谈经山鬼拜灯前。


尘飞劫火青春梦,雪满长松白日眠。

鼓声阗阗众戏屯,百仞太华临端门。


端门两廊多结彩,公卿士女争来奔。


接板连帘坐珠翠,帘疏不隔夭妍存。

春风来解吹残雪,灯烛迎阳万户燃。


竟看繁星在平地,不妨明月满中天。


赭袍已向端门御,仙曲初闻法部传。

结山当衢面九门,华灯满国月半昏。


春泥踏尽游人繁,鸣跸下天歌吹喧。


深坊静曲走车辕,争前斗盛亡卑尊。

椒花献岁新,瑄玉侍祠频。


此夕同华省,非才愧后尘。


江风迎茜旆,沙雨待朱轮。

一番花信又成春,百结枯肠万转轮。


铃下久停辰后版,功曹空阁案间尘。


消愁莫问弓蛇影,对境聊观梦幻身。

不用牙璋远出师,将军凭轼下边陲。


僰酋争歃金盘血,汉使高悬玉帐旗。


司马文章传太史,武侯威略震南夷。

群蛮连岁哄滇中,陡溯山前喜挂弓。


万里筹边频却虏,半生忧国早成翁。


塞垣烽火方无警,幕府文书已上功。

徼外频传羽檄飞,将军三起著戎衣。


空山狐兔无藏窟,平陆龙蛇有杀机。


已见赵佗知汉德,更令孟获识天威。

一住行窝几十年,蓬头长目走如颠。
海棠亭下重阳子,莲叶舟中太乙仙。
无物可离虚壳外,有人能悟来生前。
万家行乐爱春晴,花底遥闻度曲声。
惟有客窗嫌月色,照人离恨太分明。
江风吹树叶尽脱,交枝相缠乱如结。
箸节刻露夔一足,霜雪几年冻不折。
昨夜沙头秋水生,怒湍触石与枨争。
乡驿刚违一日零,楼桑村近指郦亭。
故居尚可稽遒县,绝业偏能重《水经》。
状景妙于谢客蛤,搜奇博比窦攸鼮。
急管妖弦朝暮闻,翠帘下应当垆君。
叫呼枭卢一百万,砍削兕脯三千斤。
孔座嘉客每日满,杨园细草何须耘。
芜城池苑尽荒残,春到长思竞秀山。
谷口风和莺已出,天南日转雁初还。
千家帘幕峰峦上,百里笙歌水竹间。
释子南宗秀,囊文数见过。
灯分壁观后,诗学宝书多。
摘句心游刃,谈空辩注河。
山洞生灵药,图经纪令名。
牂柯春涨淼,僰道暮烟明。
沃壤三巴徼,奇形二气精。
文武全材信丈夫,奇哉述律策勋殊。
铜标界海光东汉,卉服浮江格有虞。
日月照临蝼蚁穴,丹青点染犬羊图。
好山如幽人,深绝常避地。
潜峰独呈露,孤立信奇最。
高拥一峰寒,缥缈乱云气。
芙蓉宫额半涂黄,双送秋千出画墙。
帘底燕惊花雨乱,树头蜂绕袜尘香。
巧将新月添眉黛,闲倩东风响佩珰。
客至林房成一宿,忽闻寒雨落空庭。
竹炉细火留馀暖,松户深云带晚扃。
井水应潮生石穴,洞霞成乳滴山屏。
久住灵泉学苦空,青青瘦竹伴癯容。
朝飞锡杖无惊鹤,夜诵经台有听龙。
说法精微多聚石,洗肠清净更餐松。
青青锡杖雪侵头,历遍名山始倦游。
明月归来岩下寺,清风吟倚峡西楼。
羡师得道如文畅,老我栖身似许由。
人生出处异,所历多悲欢。
惓翮恋故林,纵鳞思狂澜。
焉知我辈人,守静心自宽。
上人悟觉空,久已遗世虑。
清吟启玄机,妙语发新晤。
孤鸿忘远翔,疲马怀蹇步。
元公今殁去,令我独怀思。
经罢惟谈道,禅馀不废诗。
云巢孤鹤守,石洞断猿悲。
久玩林泉月,今乘古峡风。
身遗万劫永,道悟一尘空。
寒竹留枯节,幽花落旧丛。
细字看三藏,明心阅大千。
受衣岩下寺,卓锡涧南泉。
一峡清风远,双峰白月圆。
沈水香生宝篆烟,九衢车马正喧阗。
金莲遍烛三千界,银筝谁弹五十弦。
天上楼台春靡靡,人间风月夜娟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