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从清湘发源来,直送湘流入营水。


故人亭前合江处,暮夜樯竿矗沙尾。


却从湘口望湘南,城郭山川恍难纪。

草草相逢小驻船,一杯和泪饮江天。


妹孤忍使行千里,兄老那堪别数年。


马转不容吾怅望,橹鸣肯为汝留连。

夕阳欲下少行人,绿遍苔茵路不分。


修竹万竿松影乱,山风吹作满窗云。

武昌为祖接天开,六月风清御史台。


休汝莫令车骑众,燕中专待一骢来。

夹溪黄叶路,三户米花村。


车马须臾事,寒山日掩门。

君王不爱彻侯章,大将仍分副相床。


攀卧万人阗槜李,参差两地满甘棠。


家家尸祝烦巫史,字字讴谣上太常。

虚堂跋烛且从容,十载吴门忆景从。


脱赠祥刀犹似电,佩来华剑已成龙。


三台执法新推长,八座论兵旧折冲。

客路兼寒食,千林雨雪霏。


俱言仲春尽,怕是落花飞。


禁火柴门掩,穿云猎骑归。

蒲城六月火云高,行人飞鞚寻东皋。


大夫射雉有遗处,台榭阴阴风雨聚。


金粟堆南问二陵,尧山谷口迷千树。

何处能为政,萍乡有一人。


君闻玉琴响,复见桃花春。


德化连南楚,声华动北辰。

谏垣初北上,奉使且东还。


冠冕留仙宴,江山慰客颜。


节停淮海曲,槎到斗牛间。

去国十年久,还乡两鬓皤。


三川犹梗涩,百越正干戈。


东胜城无恙,西征事若何。

四十万里外,孤舟天与邻。


应夸王母使,更遇越裳人。


素质宜姑射,黄冠即羽民。

风色微和日昼明,小栏花卉新芽生。


行人不是爱春物,一见芳丛似有情。

蓬飞俱作异乡身,能酌清樽感故人。


入世孤容分我拙,论心端合向君真。


各言此子宜丘壑,同叹于时少筏津。

人情博爱殊乡人,烱烱双眸大笔神。


收拾精神还性学,老怀能不为君欣。

离离禾黍满东郊,秋入鸦声处处娇。


败壁断垣成怅望,一鞭又过懊来桥。

都城百雉晓云空,四塔亭亭倚望中。


自是老怀多感慨,一襟清泪湿秋风。

尽日湖山不厌多,画船初泊彩舆过。


路从鸟道冲黄叶,浪打渔矶湿绿蓑。


闲处风光岩壑占,望中天气水云和。

凤山山头日欲暮,北望风尘暗行路。


喜君近向全椒来,别我将返青原去。


仓皇面目带风日,颠倒衣裳杂霜露。

上马愁将夕,题诗念友生。


苍茫惊独往,迢递愧相迎。


崖涌青莲色,溪流碧玉声。

梧城六月漓江涨,有客乘舸溯流上。


邮亭过语汗浃衣,细雨蛮烟共惆怅。


仕当河洛家秦关,乃自西北来东南。

东已窥丹井,西将造嘿轩。


半途留使骑,枉道至家园。


败叶深埋砌,清阴密拥门。

风雪闭门贫病婴,开门南去惬我情。


万里独游旧官长,十年一拜贤父兄。


征路快驰宛騕袅,归期应及闰清明。

忽闻歌蜀道,星使出天津。


家在龙门上,途经汾水春。


锦流潆去栈,蒲坂望归人。

云埋路欲迷,独许幽人过。


时从客子来,更寻深处坐。


抵掌到幽眇,万事俱识破。

潞子城头紫气悬,词臣持节下从天。


绨函借日开银榜,绮阁飞花映醴筵。


疏雨寒声汾水上,白云秋色太行前。

轩车来远道,执手意何长。


喜对春盘酒,愁分画省香。


士龙名入洛,司马赋游梁。

才华籍籍赋长杨,裘马翩翩出建章。


辽海军储凭转饷,汉廷郎署待含香。


笑谈不带云霄气,名姓新依日月光。

宪节西行重外台,秋曹人说旧多才。


暂同一将论兵坐,想见诸番接诏来。


幕府近山飞暑雹,楼船入峡殷晴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