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三韩亘东北,其地次海隅。


势位何崇高,沙漠蓁莽俱。


盘郁千万山,望有医巫闾。

年年云木长苍苔,瀛屿春寒鹤不来。


千尺粉垣围苑树,野梅今日是官梅。

茗碗清分六一泉,暗香曾赋月娟娟。


别来短鬓如梅白,闲却东风十五年。

佛屋攲斜老翠微,小轩犹记昔游时。


江云带雨凉生竹,野水迎潮暗入篱。


门外风波僧自识,山中朝莫客曾知。

落叶卷秋原,斜日照荒草。
我所思兮山中人,餐松辟谷修仙道。


将旄相印本无心,一蓑尚喜收身早。

重扶瘦影上荒台,万里秋阴凝不开。


天地未休貔虎战,江山敢望凤凰来。


是非易判元嘉事,今古难逢太白才。

跃马津亭未几何,宦游容易十年过。


飘摇空似随流梗,寂寞犹如挂壁梭。


西岭应馀当日翠,南湖直减几分波。

竹色迷行径,松声汹座隅。


水清花自照,风暖鸟相呼。


饮罢思棋局,歌长缺唾壶。

石头路滑我重来,白玉莲花处处开。


徒向愚溪记灵怪,颇疑虚费柳州才。

往事飘然去不回,空馀山色在楼台。


池塘风暖雁寻去,松桂寺高人独来。


庄叟著书真达者,贾生挥涕信悠哉。

不到禅林又几春,依然风景自清新。


竹窗松径幽深处,只有黄花认著人。

缭绕长堤带碧浔,昔年游此尚青衿。


兰桡破浪城阴直,玉勒穿花苑树深。


宦路尘埃成久别,仙家风景有谁寻。

缤纷花雨散瑶林,持帚仙童倚树吟。


莫扫天香落人世,中原逐鹿劫尘深。

五年梦绕清凉洞,猿鹤青山待我来。


添得两行家国泪,西风吹上会仙台。

小留甘露莫开船,我欲题诗寄佛轩。

十年不踏西泠路,此度重游感旧时。


杨柳忽惊枝尽老,芙蓉应笑客来迟。


敲门月下僧犹在,载酒亭中鹤未知。

百队行春迤逦车。
千林步绮浅深霞。
阴晴并日如中酒,哀乐临年各为花。

青壁障我前,丹崖枕我席。


瀑雪响我左,松云滃我腋。


溪声以为楼,溪光以为宅。

天风吹夜泉,琤若雨声碎。


不知一片月,已上啸台背。


遥山白于晓,林樾失翠黛。

振衣浴罢体更轻,竹枝投石声彭觥。


空山昨夜龙洗窟,雨过万壑泉纵横。


山灵知我有默祷,故遣松风作前导。

名山久别几经春,纷壁留诗墨尚新。


中宿偶来成信宿,问津多恐是迷津。


孤峰翘首云千叠,两地归心月一轮。

乱馀何幸得闲身,来往林泉自主宾。


冷局已无争道客,高山还有听琴人。


风生静树秋初入,月近枯禅夜独亲。

此山容我再来否,聊复寻师嗣昔游。


云外遥知僧在定,门前依旧水长流。


凉生殿角停挥麈,月满林闲静牧牛。

曾向东林共种莲,新僧重结旧僧缘。


溪声山色垂垂老,翠竹黄花的的禅。


滴水渐穿崖下石,开池分贮涧中泉。

衡山入梦扶床起,拂袖飘然出大荒。


老爱江山得闲散,幸逢尧舜垂衣裳。


长江倒注留人意,峡水深情涤客肠。

虎溪闻虎声,三笑震天地。


六逸逢恶少,回车有何事。


劫去罗浮峰,四百三十二。

岳游昔在甲辰,郡下交流粼粼。


拉伴重游过此,顾影犹然旧人。

宵征林路黑,七圣亦迷踪。


仆夫随老马,即与吾知同。


大智沛闻见,可以达天聪。

三年两溯钓滩涛,来往何曾补一毫。


圣主雅恢光武量,微臣当遂子陵高。

谁把银河水,直从天半倾。


好流人世去,一洗四维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