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僧壁题名半阙讹,重来叹息屡摩挲。


林蝉欲断暮复急,竹露如倾秋更多。


半俸渐偿赊酒券,故衫已换钓鱼蓑。

闲行入野寺,僧饭鼓其镗。


惨惨风剺面,晖晖日满廊。


去来元自在,宾主两相忘。

寺前山远古陂宽,寺里人稀春草寒。


何事最堪悲色相,折花将与老僧看。

佛寺连野水,池幽夏景清。


繁木荫芙蕖,时有水禽鸣。


通溪岸暂断,分渚流复萦。

春水碧于天,还与晴山赊翠。
历历几家烟店,缀山边水次。


莺声唤我过溪桥,扑帽暖香坠。

野寺看红叶,县城闻捣衣。


自怜痴病苦,犹共赏心违。


高阁正临夜,前山应落晖。

使节城东按部回,曾将从吏到香台。


秋林数骑萧萧去,晚泽孤鸿噭噭来。


萝雨湿衣溪路转,柏风吹烛殿门开。

进不骄富贵,立朝如在山。


退若羞贫贱,林泉作阓阛。


喧静本无相,了在一念间。

长伴予游鹤与松,何烦扈跸得从容。


湖烟淡罨迎人月,山寺遥传定夜钟。


不问清修谈内典,懒将密意叩南宗。

青青麦垄白云阴,古寺无人新草深。


乳燕拾泥依古井,鸣鸠拂羽历花林。


千年驳藓明山履,万尺垂萝入水心。

自嫌野性共人疏,忆向西林更结庐。


寄谢山阴许都讲,昨来频得远公书。

古寺萧条绝四邻,寺前松柏几回春。


月明下界犹闻磬,年老荒山少见人。


贝叶旧听双树法,衲衣孤坐两朝身。

情忆闺中悟已深,空门才到更澄心。

野阔爱春幽,新晴觅寺游。


立僧当径望,融雪向门流。


净色悲诸界,浮生哂一丘。

塞上蕃僧老,天寒疾上关。


远烟平似水,高树暗如山。


去马朝常急,行人夜始闲。

寻幽来古寺,霁色傍禅栖。


剑岂双龙隔,门难一凤题。


夕阳高枕外,新月乱帆西。

落落苍鳞皱,亭亭翠幄悬。


百围全蔽日,千尺竞参天。


老干巢孤鹤,疏枝咽乱蝉。

古树空王宅,重来一抱琴。


清阴浮广殿,黛色挂遥岑。


薄暮凉风动,先秋皓魄临。

扰扰红尘地,思君在翠微。


游人不到处,幽鸟亦忘机。


碧草摇书带,秋风脆芰衣。

身前谁不羡词华,水散沦漪日散霞。


仙桂无缘空种树,幽兰有种自生芽。


泪飘旧殡棠梨叶,酒入荒台野荠花。

莫惜倾三雅,春来第一游。


舅甥多雅谑,文酒是名流。


客有王摩诘,人逢顾虎头。

僧隐柴关里,杯行竹径中。


草心尚隐绿,花蕊未舒红。


近水天难夜,高原晚易风。

古寺逢人少,寻香一径斜。


低枝半隐树,深谷易为花。


坐久歌频换,尊空酒更赊。

往岁红尘里,常时梦岩穴。


今夜青山中,忽尔梦京阙。


人生无定止,出处心自知。

野寺盘山腹,高秋雨霁天。


拂檐云漫漫,穿竹水涓涓。


接食怜驯鸟,支筇慕老禅。

舣棹投兰若,逢僧话白头。


百年王谢燕,万里海翁鸥。


流水山门古,闲云野殿秋。

老树出颓垣,客至雀惊起。
僧雏款禅扉,烹茶掬溪水。
小小亭台占远山,斜斜径路透禅关。
白云锁断人行处,惟与老僧相伴闲。
水面初开对夕晖,曳枝松挂老僧衣。
一吟冷句花都笑,独上危楼鹤尽飞。
世路渐同初月曲,客心惟望晚钟微。
恋主重来拂豸冠,寻僧还向竹林眠。
百年半是沧洲客,多病能安白骨禅。
闲指远山孤枕外,细听落叶一灯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