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世事何常,每到欢时,忽复全乖。
早湖中灯火。
今宵顿灭,筵前丝竹,此夜难偕。
恨事多如许。
记前年、秣陵城下,群公相聚。
座有宗生高兴极,招手狂吟而去。
别馆跱䠧日易斜,片帆悬处便天涯。
地邻野水长屯雨,人似秋荷勉着花。
文字谋身原太拙,园亭称意欲为家。
湖海归来近钓筒,此身南北一飘蓬。
船头已压三山浪,樯尾初回五雨风。
天淡鼓声催落日,云高帆影趁飞鸿。
建业风流端可怜,石城江色晓鲜鲜。
鸟窥汉节梅花底,雨湿柁楼春水边。
霜发雠书有东观,锦囊觅句属南天。
三年窜逐去荆州,岂料重为此寺游。
钟鼓山林浑好在,独惊老子雪蒙头。
英荡观风下帝旁,六条察吏立台霜。
中原自古闻王猛,一道而今有范滂。
园馆日和归燕乐,江城春透露桃香。
天围春涨阔,水展夕阳红。
已是淮南客,常吟江左风。
风顺帆心饱,潮平棹尾收。
拥书人自卧,一息到真州。
舟人忽惊问,春事已平分。
江水浸钩月,晴空横疋云。
事以诗书立,国惟仁义昌。
当年衣带水,元不管兴亡。
寒波白似面,远岫劣于眉。
江上无多作,淮南正要诗。
风冷知日落,水宽得天多。
金陵怀古句,绝唱是西河。
文物依然故燕园,扶持云是有师门。
□花似醒醉夫梦,頖藻如招骚客魂。
门户固缘太丘重,乡人素仰后山尊。
憔悴城南短李绅,多情乌帽染黄尘。
读书不了平生事,阅世空存后死身。
落日江山宜唤酒,西风天地正愁人。
六代俄然又一唐,青山坐阅几兴亡。
心知江左非王业,口说中原是帝乡。
落日有时登北固,春风吹梦过钱塘。
凿地破除函谷帝,埋金厌胜郢中王。
兴亡总不关君事,五百年前枉断肠。
五马渡江思典午,祖龙谩凿秦淮浦。
未登三代盛明时,曾是六朝文物祖。
中兴事业由忧勤,风流千载还芬薰。
月满扁舟久客怀,石头城下暮潮回。
霸王基业从吴始,人物风流自晋来。
大抵险深输道德,于今榛莽蔽楼台。
六国相排一局棋,岸头百草野烟微。
树深啼鸟自相失,山静晚云犹未归。
濡口潮回残照满,石城春尽乱花飞。
不及林间红鹤群,飞泉却得夜深闻。
风帆又绝秦淮去,回望北山空白云。
酒尽谭馀意转新,北风一舸下寒津。
遥知白下登楼处,正欠黄初着句人。
往事省来多岁月,旧游疏似晓星辰。
为官亦僦居,官况定何如。
昨夜交游散,满湖秋雨疏。
此邦佳丽久,旧吏拜参初。
南来宗意原无住,龙锡经时信羽翰。
遂有法华开色相,微拈心蕊足旃檀。
千峰落照苍猿定,一道横分白气尊。
去国秋深转渺茫,西风摇曳白云乡。
霜林抹雨山含翠,茅屋编篱菊绽黄。
闾左追呼闻调募,畴西晚馌急输将。
东都门外乱山稠,野寺松筠一径幽。
万壑峰阴连夕照,半林春雨散平畴。
莲花昔涌黄金地,贝叶今藏白玉楼。
白云梯上好支筇,缥缈双峰路几重。
宝宇覆岩巢翡翠,琳宫缘岫嵌芙蓉。
浮图巧入僧寮影,麋鹿闲寻野客踪。
春明门外梵王家,香室经台护绛纱。
礼罢金仙新铸像,供将鹿女乍衔花。
孤云寂寂窥禅定,驯鸽栖栖听法华。
徵君栖处莽云烟,万顷澄江列岫连。
岩佛刻成疑是绣,香泉涌出遍生莲。
南朝古刹开三界,西域高僧隐四禅。
十里长松入杳冥,殿前功德水泠泠。
气因定鼎千林紫,山托传灯万古青。
群鹿避人过隧道,寒花迎客媚空庭。